Cynoglossum lanceolatum Forssk. 小花倒提壺 [紫草科]
Cynoglossum formosanum Nakai
別稱:島琉璃草、小花琉璃草
特徵:二年生至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90cm。莖直立,密生剛毛;中部或底部多分枝,分枝開展。葉,披針形至長橢圓披針形,基部葉長5~11cm,具柄;中部葉漸小,葉基寬度漸減至枝條處,上部葉無柄,偶而半抱莖;上表面葉毛基部一般具1~4圈鈣化細胞。花序頂生或腋生,花逐一綻放漸延伸成總狀,叉狀分枝,可達近10cm;花萼5裂,裂瓣卵形,先端鈍,密生伏剛毛;花瓣淺藍色,5瓣,近圓形,先端鈍圓,喉部具鱗片。堅果長2~2.5mm,4枚,面朝下。
分布:主要分布於舊大陸亞熱帶地區,從 非洲、阿拉伯半島到 巴基斯坦、喀什米爾、印度、西藏、尼泊爾、緬甸、泰國,以及 中國、琉球、台灣、菲律賓皆有分布。台灣零星分部於低海拔荒地致中海拔地區,數量稀少,低海拔地區在 北海岸、東北角海岸少部分地區偶爾可見。花、果期在4~9月。
三年前在 北海岸沙丘與陸地交界處閒逛,發現了開著淺藍色花朵的 琉璃草;不得了,這可是難得一見的 小花倒提壺(C. lanceolatum)。往後每隔數週便前往探視,在周邊共發現大大小小近十株個體。隔年4月份再前往該處,一直未尋獲任何本種,不知是否已被尋草藥者或愛好者帶走;之後該處環境破壞得很厲害,連著兩年,一直未再找到它們,數年後發現幾株,但狀況不佳。
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列出 琉璃草屬(CYNOGLOSSUM)成員,計 高山倒提壺(C. alpestre)、琉璃草(C. furcatum)以及 小花倒提壺(C. lanceolatum)3種。其中分布於低海拔的 小花倒提壺最難見到,個人所知僅 北海岸、東北角海岸幾處沙灘,存在較穩定族群;東北角海岸的族群,未曾前往尋找它們,也不知確定的位置,改日若遇上再貼出不同地點族群照片。
紫草科相關種類請點選:紫草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