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莖闊苞菊 台北市區.jpg
台北市 民生社區

Pluchea sagittalis (Lam.) Cabera  翼莖闊苞菊  [菊科]

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體高100~150cm。莖基部直徑可達2cm,木質化;多分枝,密被絨毛。葉,披針形至闊披針形,紙質,長可達12cm;葉鋸齒緣,互生。頭花全為管(筒)狀花;總苞半球形;瘦果角柱形,冠毛米白色至淡褐色。全株俱清淡香氣。

翼莖闊苞菊.jpg
莖的特徵具『翼』

分布:原產於 南美洲。近年來才歸化的植物,已 北部開闊地、潮濕地最為常見,西部則 台中以北休耕農田較常見。族群數量快速擴展,以成為 中北部最常見的 闊苞菊屬(PETASITES)植物;在 北部數量遠超過另外三種 闊苞菊,有往中部蔓延的趨勢。全年可見開花。

翼莖闊苞菊 台北 南港.jpg
台北 南港

翼莖闊苞菊在 台北市區排水溝渠旁、公園邊緣偶爾可見;河濱公園長草區及未整理潮溼地則很常見。由於植物體過於粗壯,市區內常未見開花即被砍除。翼莖闊苞菊初開花時還有點“姿色”,一段時間後就成了上圖怪異的模樣,接著就是下圖讓人心裡發癢的樣子;還好它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彌補了怪異的外表。

翼莖闊苞菊 台北 南港2.jpg
台北 南港

在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中列出四種 闊苞菊屬(PETASITES)植物,只有 南美來的 翼莖闊苞菊主要出現於北部。闊苞菊屬(PETASITES)植物喜歡出現在潮濕環境,其中原生種 鯽魚膽(P. indica)主要出現於 西部海岸線、河口紅樹林,屬耐鹽澤性植物;溪床、開闊地亦偶爾可見。光梗闊苞菊(P. pteropoda)則是以中、南部海濱、紅樹林為主要出現地,數量較少。另一歸化種 美洲闊苞菊(P. carolinensis)則出現於中、南部低山區林緣為主,有北上蔓延的現象。

菊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菊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臺灣的野花-低海拔1300種(三) 渡假出版社 林文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