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鐵路始於 光緒17年(1891年) 劉銘傳興建的 台北─新竹 段;光緒21年(明治28年、永平元年、1895年) 日本領台後隨即規劃興建縱貫鐵路,除對原有 清代鐵路加以整建外,分段完成南北各都市間的鐵路。明治41年(1908年)歷經十多年終於全線通車,其中 新竹─竹南段早在 明治36年(1903年)5月通車,同年10月啟用 造橋車站。造橋車站啟用時周邊並無房舍、聚落,原站體為木造、夯土牆房舍;隨著鐵路開通,車站周邊發展出聚落。因鐵路的便捷,發展成為附近最繁榮的聚落,如今成為 苗栗縣 造橋鄉 鄉公所所在地。
造橋車站在 昭和10年(1935年)的 關刀山大地震[註]受損,隔年啟用。站體[圖1]為 昭和11年(1936年)新式「鐵路建築標準型」設計,採 折衷主義建築風格,平頂式水泥長方形格局,具有迴廊、廊柱修飾的簡單建築;大廳挑高四面設有採光玻璃窗[圖2],線條簡單但頗優美。此款標準造型二等站體 台鐵目前尚存多處,多被列為歷史建築加以保存,如同樣震災受損的 銅鑼、清水、泰安(舊) 等站,以及同期改建的 二水、路竹、橋頭、...等等車站。
造橋車站周邊因鐵路而繁榮,站前廣場旁的便利商店[圖3]很明顯昔日是鐵路倉庫;交通的便捷自然吸引人潮,在 台13甲線公路上,並立著「前陳後張」兩戶百年大宅[圖4]。兩棟精緻的 日治時期建築,在公路上頗搶眼;其中 陳宅庭園內一株荔枝樹結滿鮮紅果實,讓人垂涎。
在 談文車站一文內提到『 談文站是海線鐵路南下第一個車站 』;談文屬 造橋鄉境內,同樣的 山線上的造橋車站也是南下第一站。因地理位置 造橋鄉同時擁有 海線、山線 南下第一站;難得的是,兩座車站都是 日治時期留下的歷史建築;路過此地時,別忘了停下腳步,欣賞風格完全不同的兩座車站。
[註]關刀山大地震:又稱為 新竹─台中烈震,1935年(民國24年、昭和10年)4月21日,新竹州 關刀山發生7.1級淺層大地震,為 台灣廿世紀災難地震之一。房屋全毀17907棟,死亡3276人。新竹州的 關刀山即今日 苗栗縣 三義鄉與 大湖鄉交界的 關刀山;大地震接連兩起,另一起震央為 台中州的 墩子腳,即今日 台中縣 后里鄉,一樣造成重大傷害。(以上節錄自 苗栗‧公館 八角崠山 與 苗栗市附近基石、古蹟 )
其他車站介紹請點連結:車站地圖
參考資料:臺灣鐵路局車站介紹造橋車站
造橋車站外「車站簡介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