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人菊 富貴角.jpg
春 富貴角

Gaillardia pulchella Foug.  天人菊  [菊科]

Gaillardia pulchelalla Foug. f. flaviflora S. S. Ying

別稱:矢車菊、矢車天人菊

天人菊 萬里.jpg
夏 萬里沙灘

特徵:一年生草本,株高20~60cm,全株被柔毛,基部多分枝。葉,長橢圓形至匙形,兩面被毛。下部葉倒披針形,長5~10cm,全緣或淺裂,基部漸狹,短柄或近無柄;下面密被硬毛,上面被短柔毛。上部葉較小,長橢圓狀披針形,先端尖銳,基部無柄或半抱莖。

天人菊 秋 和平島.jpg
秋 和平島

頭花頂生、單一,徑可達5cm;總苞半球形,苞片2~3層,披針形,具長緣毛;邊花(舌狀花)狹長橢圓形,長約1cm先端淺齒裂;基本形先端黃色,其餘部分深黃至深紅色,有各種顏色變化;管(筒)狀花多數,先端淺齒裂,列遍三角形。瘦果五稜,長2mm;冠毛長5mm,長芒狀。

天人菊 石門.jpg
冬 石門海岸

分布:原產於 北美洲,在日治早期1910年前後引入 台灣,常見於北部海岸及 澎湖群島,在沙灘高位處大面積生長,花海甚為壯觀。花期以夏季為主,北部海岸四季皆可見到開花株。

天人菊.jpg
a.全紅(橙)型,少見;b.標準型,普遍;c.紅(橙)、黃各半型,局部常見;d.全黃型,稀少

過年、新春期間,選個喜氣洋洋的野花來介紹較合適,天人菊在適當不過。印象中小時候到 北海岸偶爾會遇上開花的 天人菊,但數量並不多;這幾年 北海岸各風景點的 天人菊多起來了,應該與人為因素有關。根據書載這種野菊早在1910年前後即引入 台灣,在 台灣她四季都能開花、結果;但很長一段時間她一直默默地存在,並未特別受重視。

天人菊 澎湖 馬公
澎湖 馬公

民國70年(1981年)前後,澎湖的 春、夏整片的 矢車天人菊花海被披露,一時間到 澎湖賞花成為騷人墨客的風尚,澎湖因此被稱為菊島。矢車天人菊在歸化 台灣後五、六十年後大放異彩,還成為 澎湖縣的縣花,與 仙人掌一樣,成為 澎湖的自然景觀之一。

天人菊 北海岸 老梅.jpg
北海岸 老梅

幾年前 台灣興起一股本土風潮,在政客的推波助瀾下“本土”變成“排他”,部分自認「保育生態」人士開始對“外來種”撻伐;許多“歸化種”生物被批為“入侵種”,大肚魚、非洲大鍋牛、昭和草、...紛紛被點名批判,對早以歸化的物種,清除後空間誰來填補。我們熟悉的 蕃藷、水牛、蛤蠣都是歸化種,各縣市的縣花、縣樹也大部分是歸化種,這些人知道嗎?

菊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菊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台灣野花365天 春夏篇 大樹文化 張碧員‧張蕙芬

                 澎湖縣政府 縣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