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elia prostrata (Hook. & Arn.) Hemsl. var. prostrata 天蓬草舅 [菊科]
Wedelia prostrata (Hook. & Arn.) Hemsl.
別稱:單花蟛蜞菊、貓舌菊、滷地菊
特徵:莖匍匐狀,長可超過80cm,全株被粗毛。多分枝,莖節生不定根;節間長通常2~4cm,有時達8cm或更長。葉,厚革質,葉形變化大,從卵形、橢圓形、長橢圓形、披針形都有,被短糙毛;無柄或有短柄,三出脈,葉緣通常1~3對粗齒。
頭花頂生,單一,直徑1.5~2.3mm;總苞半球形,2層,外層稍短或略等長。花冠黃色,舌狀花(邊花)單層,長0.7~0.9cm,先端具缺刻;筒狀花(心花)長可達0.7cm,上部常擴張。瘦果倒卵狀三稜形,長約0.4cm,缺冠毛。
分布:中國、中南半島、韓國、日本、琉球、台灣、菲律賓到 印尼。台灣分布於全島海濱地區及離島,較局限在沙地或細沙礫地上。
單花蟛蜞菊(天蓬草舅)在一般的環境下少見,主要是生長在海邊沙地,在部分海岸地區高灘地成群出現。感覺上這種能在海邊惡劣環境下生存的 菊科野花,生命力應該很強健;但實際上經過觀光“美化”後的海岸景點,天蓬草舅消失了。它沒有 雙花蟛蜞菊那麼強勢,可以搶回地盤;只能苟延殘喘地存活在角落,甚至退出。
單花蟛蜞菊(天蓬草舅)在北部地區以 八里的沙灘上有龐大族群,但隨著馬路開拓、美化海濱,臨海公園一處處的開發,壓縮了她的生活空間,當遊客們踏在柔軟的公園草地上時,誰想過這裡曾經有著整片的 單花蟛蜞菊(天蓬草舅)。
大天蓬草舅
Wedelia prostrata (Hook. & Arn.) Hemsl. var. robusta Makino 大天蓬草舅
特徵:葉卵形,葉具疏頓齒緣;頭花直徑2~2.5cm,單一或3個簇生。學者懷疑其為 雙花與單花之天然雜交種,尚待進一步確認。
我幾年前在 基隆 外木山海邊拍了幾張 蟛蜞菊屬的花,混生在 雙花蟛蜞菊中,一直認為是 大天蓬草舅。該地因觀光“美化”改植 南美蟛蜞菊,原本的族群已消失。這些混生於 雙花蟛蜞菊群裡的 蟛蜞菊邊花較長,葉子接近 天蓬草舅(單花蟛蜞菊)。最近重新看照片,葉子似乎與 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描述不同,應該還是 雙花蟛蜞菊,因已無法比對體,將照片貼於下供參考。
2008年9月21日,台北 萬里海邊村落內發現 大天蓬草舅,比對了許久,這個應該是 大天蓬草舅了,符合 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內描述的特徵,整片草地的這種 蟛蜞菊頭花非單即三,這一帶的海邊混生著四種蟛蜞菊,由道路旁到海邊依序是 南美蟛蜞菊、雙花蟛蜞菊、大天蓬草舅及 天蓬草舅(單花蟛蜞菊),各有各強勢的範圍。
台灣產 蟛蜞菊之簡易分辨方式請參考 南美蟛蜞菊最後的介紹
菊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菊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臺灣的海濱常見植物 渡假出版社有限公司 鄭元春
台灣野花365天 秋冬篇 大樹文化 張碧員‧張蕙芬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