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昭和草 新北 烏來 桶後.jpg
新北 烏來 桶後

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 (Benth) S. Moore  昭和草  [菊科]

Crassocephalum rabens (Benth) S. Moore

別稱:野茼蒿、神仙菜、飛機草、饑荒草。

昭和草 台北市區.jpg
台北市區

特徵:一年生草本,高30~ 150cm。葉互生,長卵形至長卵狀橢圓形,琴狀羽裂至不規則鋸齒緣,長可達12cm已上。頭花頂生,開花時常下垂,結果時變成直立。總苞筒狀,長約1cm,基部截形,具數枚不等長線形小苞片;總苞片單層,苞片線狀披針形,等長;邊緣膜質,先端具簇生毛。小花全數筒(管)狀花,先端黃綠色,檐部5裂,裂片橘紅色,極少數呈黃色。瘦果圓柱形,紅褐色,冠毛白色,絹毛狀,細柔。

分布:原產 熱帶非洲、馬達加斯加,今已成為全球泛熱帶地區歸化植物;以 非洲、東南亞、大洋洲最為普遍,東亞溫帶地區亦有分布。台灣全年可見開花植株。

昭和草 台北 內雙溪.jpg
台北 內雙溪

昭和草也是我從小喜歡的野菊花之一,橘紅色的頭花一直不同於其他野菊花,直到近年來 纓絨花(Emilia fosbergii)出現;乍看之下兩種花有點相似,但整體植株差異頗大,不至於混淆。過去在市區裡極易見到 昭和草,但在侵略性極強的 大花咸豐草(Bidens pilosa var. radiata)逼迫下,適當的環境全被 大花咸豐草填滿,昭和草只能在一旁角落零星出現。昭和草算是所有“野菜”中最可口的,我登山時曾巧遇山友請吃泡麵加野菜,吃起來非常可口,詢問之下答:昭和草、野茼蒿。回家後拔 野茼蒿( Conyza sumatrensis)如法炮製煮來吃,苦到無法下嚥,最後連麵都倒掉;原以為可能煮法錯誤,再仔細想一想,山友說的『昭和草、野茼蒿』可能都是指同一種,就是 昭和草。

昭和草(花與果).jpg
花與果(種子)

另外「昭和草」這個名字頗值得討論,昭和草(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原產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到南非)、馬達加斯加島,經由 印度傳入中國、東南亞 再跨海傳到 台灣、日本及太平洋島嶼。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 與 日本一點關係也沒有,怎麼會取了個 日本味如此濃的名字呢?查了許多資料---昭和草約在 1930年前後傳到 台灣、日本,大正 15年(1926年) 天皇駕崩,太子在 1926年最後 6天即位是為 昭和元年;大概是換了新天皇後大量出現這種“野草”,所以人們稱她「昭和草」。長久以來一直沒有其他較佳的名稱取代,「昭和草」就這麼延用至今。她在 中國、日本稱什麼呢?中國稱呼 野茼蒿,野茼蒿這個名字似乎比 昭和草來得更適合這種植物,但另一種 菊科歸化野草 Conyza sumatrensis 早為大眾所悉的 野茼蒿,兩種都稱 野茼蒿會造成混淆。至於 昭和草在 日本的「和名」稱她 紅花襤褸菊,這麼饒舌的名字相信沒人喜歡吧。

昭和草.jpg

在 日文網站上查詢,倒是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 介紹中有寫漢字「昭和草」的網頁並不多,即使有也大多寫「南洋春菊 / 昭和草」,並且敘述是二次大戰時 日本士兵們的稱呼,「春菊」即 日本人對「茼蒿」的稱呼。「南洋春菊」的名稱與「野茼蒿」有異曲同工之妙。另外對「飛機草」、「饑荒草」的別稱 台灣網路上有一種傳說,說什麼以飛機播撒其種子云云,我翻遍手中書籍都未提及。在台灣稱為「飛機草、饑荒草」的 菊科野草有許多種,難不成飛機上載了各種「飛機草、饑荒草」的種子?還有當時台灣的糧食窘境還沒到需要吃“野草”的地步,加上燃油缺乏之急遠超過糧食問題,「飛機播撒種子」之傳說實有待商榷。

菊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菊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臺灣的常見野花(一)  渡假出版社有限公司 鄭元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