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河川-水系 (70)
- Sep 20 Mon 2010 00:01
大船入港---4.安達魯西亞號
- Sep 19 Sun 2010 21:33
大船入港---3.天秤星號
- Jun 26 Sat 2010 20:55
滄海桑田---6.艋舺的 清代老街
本來例假日想約 老同學去爬山,因氣象預報會下雨而作罷;下雨天待在家沒事,打算寫一篇「滄海桑田」交代「城鄉雜記---51.台北‧剝皮寮老街」中提到的「老街是清代 艋舺通往 古亭的要道......大致上是沿著 第三霧裡薛支線延伸水圳而行」。
- May 13 Thu 2010 12:46
滄海桑田---5.『七星郡』消失的埤塘(二)
曾經在部落格站長工具中得知 苦勞網有一篇『當國防部打開202兵工廠大門…』引用我兩年前寫的「水圳、埤塘」系列文章『滄海桑田---4.『七星郡』消失的埤塘』及『台北.南港 後山埤(南港公園) 與 新庄仔埤(東新埤)』,有人引用文章當然高興。看了一下內容,感覺是以環保之名行政治鬥爭的文章,這種「扁規馬隨」政策的批鬥已司空見慣,沒什麼興趣,並未特別注意。
結果在格友 這是 dr HSU ㄉ blog 轉貼 張曉風老師一篇『報告馬總統,我可以有兩片肺葉嗎?』後,讓我非常激動,當下回應了一篇文章;現在感覺對他蠻不好意思的,人家只是轉貼,我何需如此?將我回應的內容貼下
- May 05 Wed 2010 00:21
桃園.八德 八德埤塘生態公園
- Dec 06 Sun 2009 18:18
大船入港---2.太平洋維納斯號 & 台北一日遊
- Oct 21 Wed 2009 00:31
台北.新店 十四張 & 二十張
- Feb 16 Mon 2009 19:43
桃園.八德 茄苳埤塘公園
時間:2009年2月14日
假日若時間不允許爬山或旅遊,想一想就到 桃園找埤塘;去年還是前年吧,從報紙知道 八德市公所整理出一個埤塘公園。這個訊息讓我心裡有個底,找個時間過去瞧一瞧。
- Jan 02 Fri 2009 23:50
基隆.七堵 六堵險圳 與 七堵大埤
- Dec 22 Mon 2008 15:26
台北.汐止 四股埤 與 茄苳老樹
- Nov 28 Fri 2008 01:05
北海岸.石門 老梅與 老梅溪口
- Nov 04 Tue 2008 01:13
大船入港---1.基隆港的 鑽石公主號
- Sep 24 Wed 2008 22:48
北海岸.萬里 萬里加投 與 員潭溪
時間:2008年9月21日
在 城鄉雜記 12.萬里漁村的『註2』中提過 瑪鋉溪和 員潭溪為 萬里鄉兩大溪流;兩溪中以 瑪鋉溪稍長約10公里,員潭溪長度約9公里。員潭溪下游流經 萬里鄉另一個大聚落 萬里加投地區,這區域包括 頂寮(頂社)、下寮(下社)、大鵬、加投、大埔、下萬里加投...等聚落,屬於 金山平原的一部份,此地區與 金山的溫泉、風景區已連成一線,大部份遊客都視它為 金山的一部分。金山平原由兩條主要溪流 磺溪[註1]與 員潭溪沖積而成,兩溪的水圳交錯複雜,灌溉金山平原數百公頃田地,成為 北海岸大市集。由於此地水量充沛,水圳完善,除稻米外,山區農業發展出 筊白筍、芋頭等需水較多的作物;旱地則種植 甘藷,筊白筍、芋頭、甘藷都是此地著名的作物。
- Jul 30 Wed 2008 18:39
桃園.龍潭 龍潭大池 與 聖蹟亭
時間:2008年7月26日
龍潭大池算是 桃園縣第一個轉型成觀光景點的埤塘,早在 民國60年(1971年)那個以寺廟為觀光重點的時代,龍潭地方人士即在湖心填土蓋起大廟---南天宮,成為 桃園眾多埤塘中最出名的一座。文獻記載得知,乾隆13年(1784年),平埔族頭目 知母六(蕭氏家族)築「菱潭陂」,這是 龍潭大池見於文史的濫觴;「菱潭陂」又名「靈潭陂」,幾經開變更成為 「龍潭陂」,如今稱「龍潭大池」。
- Jul 27 Sun 2008 19:08
桃園.蘆竹 1支16號池 ( 桃園大埤 )
時間:2008年7月26日
假日一家人到 桃園 龍潭旅遊,頂著30幾度的高溫,玩興大減,只走了兩處名勝便離開。下午依約到 桃園 中正路附近找蟲友,結束後還有些時間,想起 傑夫與瑪姬的窩 聯播部落格裡介紹 中正路靠近 高速公路旁有個 大埤塘「桃園大圳一支十六號池」[註];就近前往一探這個 桃園市區邊緣最大的埤塘,有人暱稱它「桃園大埤」,估計面積超過10甲。
- Jun 05 Thu 2008 22:07
桃園.觀音 紅塘埤、大陂腳埤 & 觀音三寶
時間:2008年6月1日
連續的豪雨特報,原本計劃的 登山、找蟲行程都取消了,意外地子女們也沒有活動;週日午後看天氣雖陰陰地,但雨似乎下不來,來一趟全家出遊吧!選了 桃園縣的 觀音鄉,那裡有名勝古蹟、有大型埤塘、有原點基石,走一趟總是收穫滿滿。
- Apr 11 Fri 2008 00:00
桃園.大園 橫山大埤 與周圍 埤塘、基石(橫山庄、大園、照鏡)
- Feb 23 Sat 2008 23:37
滄海桑田---4.『七星郡』消失的埤塘
這一篇歸類為「滄海桑田」系列,自然是“紙上談兵”,談些什麼?我自己也沒定案。幾個月前窮極無聊掃描『臺灣堡圖』裡 台北附近的大埤塘,用「小畫家」接成 4000 x 4000 的兩張大圖,再把“水域”的部分塗成淺藍色,方便自己比較這些「埤塘」大小。結果檔案太大,只要一開啟電腦就“當”,只好重新切割成小圖,最後留下3小張。留下的3張分別是 內湖、松山東緣與南港、汐止 社后與 樟樹灣地區。想分成3篇討論,又不知該寫些什麼;縮成一篇,那,標題怎麼寫?
這幾個地方在清代丈量以後、日治初期的「廳、堡」行政劃分期,關係疏遠。內湖屬於 台北廳 芝蘭一堡,松山、南港屬於 台北廳 大佳蚋堡[註],汐止屬於 基隆廳 石碇堡。因為 基隆河的航運讓這幾個鄉鎮的行政劃分越來越緊密,終於在 大正9年(1920年)與 士林、北投同屬 台北州 七星郡管轄。七星郡轄 士林街、汐止街、北投庄、內湖庄(含南港)、松山庄、平溪庄;七星郡役所不設在郡內,而在 台北市區裡;其中 平溪庄於 昭和7年(1932年)改隸 基隆郡,松山庄於 昭和13年(1938年)改隸 台北市;光復後短暫時間維持不變,幾經劃分後除 汐止外全併入 台北市。有了這層關係,我標題用『七星郡』三個字取代 『松山、內湖、南港、汐止』一長串地名。
- Feb 15 Fri 2008 21:47
台北.汐止 匠頭埤(金龍湖) 與 草濫埤(社后埤)
- Feb 12 Tue 2008 21:15
台北.南港 後山埤(南港公園) 與 新庄仔埤(東新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