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8年7月26日
龍潭大池算是 桃園縣第一個轉型成觀光景點的埤塘,早在 民國60年(1971年)那個以寺廟為觀光重點的時代,龍潭地方人士即在湖心填土蓋起大廟---南天宮,成為 桃園眾多埤塘中最出名的一座。文獻記載得知,乾隆13年(1784年),平埔族頭目 知母六(蕭氏家族)築「菱潭陂」,這是 龍潭大池見於文史的濫觴;「菱潭陂」又名「靈潭陂」,幾經開變更成為 「龍潭陂」,如今稱「龍潭大池」。
龍潭鄉的行政、商業中心就緊鄰 龍潭大池,早在 清代 「龍潭陂庄」即是附近 「黃泥塘庄」、「竹窩仔庄」、「四方林庄」、「三角林庄」、「久座簝庄」、...等等台地上各庄的中心,原隸屬於「桃澗堡」;日治中後期改制『州、郡』制時,將原隸屬於「海山堡」的「大嵙崁街」(大溪) 劃歸「新竹州」,上述各庄全併入 「大溪郡」。光復後將上述各庄與附近丘陵的「銅鑼圈庄」、「打鐵坑庄」、...等庄以及 大漢溪河谷的「三坑仔庄」、「淮仔埔庄」、...等庄劃出成立 龍潭鄉至今,這裡依舊是 鄉公所、農會等機構的所在地。
龍潭大池
到 龍潭大池參觀就能體會出 龍潭鄉公所對“觀光大池”用心的程度,隨著 台灣觀光旅遊的轉型,龍潭大池也由 大廟陸續增加 九曲橋、吊橋、生態公園、枕木步道...,跟著時代腳步一直在轉變。但他終究只是個面積14公頃[註1]的大埤塘,始終只是附近 石門水庫、小人國、六福村 旅遊行程的附加景點,很難成為主要觀光景點。
我今日安排的行程是計畫先到此地參觀,再轉往 三坑仔看 老街、石門大圳渠道及走附近山區步道,但颱風前的悶熱天氣讓玩興大減;看完 龍潭大池後就近拜訪了「聖蹟亭」後便離開 龍潭,直接到 中壢市區“避暑”,找家連鎖餐飲吃中餐(不好吃,所以不寫名字),接下來行程就是 桃園.蘆竹1支16號池 ( 桃園大埤 )了。
龍潭市區緊鄰 高速公路交流道,下交流道依指標一下子便到 龍潭大池,在 中豐路(台3線)停好車後,過馬路首先就看到 龍潭大池的 水閘門[圖1]。龍潭大池屬於 石門農田水利會埤塘,不同於之前介紹屬 桃園農田水利會的 橫山大埤、紅塘埤、大陂腳埤、1支16號池 等等埤塘;兩個水利會事業範圍“平行”,橫跨 台北、桃園、新竹 三縣,灌溉區域相連,差別只在海拔高度而已。
走入 大池旁的公園,觀景平台、枕木步道、雨賢館修建的美輪美奐,公園並立了 鄧雨賢[註2]紀念碑;因幾位遊客坐在碑下野餐、朗誦,圍成一圈,未免擾人雅興沒有拍照。由吊橋[圖2]走到湖心的 南天宮,中途可眺望 龍潭大池的源頭[圖3],也是 老街溪的源頭這。 大池有明顯的溪流入水口、出水口,與其他依地勢圍湖的埤塘明顯不同。
南天宮樓高三層,為 儒、釋、道合一的民間宗教信仰廟宇。一樓大殿主祀 關聖帝君,今日 農歷6月24日為 關聖帝君 1847年聖誕,南天宮擠滿祝壽人潮;歌仔戲、傳統樂團[圖4]等鑼鼓喧天,我們夾雜在人群當中拜拜、添油香,繞一圈下來滿身汗。本來想走 九曲橋回車上,為了避開烈日改由車道繞一圈,回 中豐路停車處,一行人已經熱到頭昏眼花了。
聖蹟亭
來 龍潭絕不能錯過的景點就是「聖蹟亭」,這座 聖蹟亭是全台灣佔地面積最廣的“惜字亭、敬紙樓”。『亭』本身倒不是很大,與各地的 惜字亭差不多;但其他的 惜字亭多附屬在 寺廟、書院中,這座卻是獨立的建築物。屬於三級古蹟的 聖蹟亭初建於 光緒元年(1875年),光緒18年(1892)、大正14年(1925年)分別重建;現存三進式規模大致上為 大正14年留存,格局像是座 神社。民國68年(1979年)重修時,採取保持原貌方式,僅將日式石燈籠移至庭園旁,並增建牌樓。
聖蹟亭主建物[圖5]採取 八卦、四象、六氣 設計分為三層。底層八角型,正向三面刻有吉祥圖案,正面圖案為「麟吐玉書」[圖6],右側(亭本身)雕著「祥獅含劍」,左側(亭本身)刻著一隻大鳥口啣書籍圖案,簡介牌上沒寫名稱,就當作「有鳳來儀」吧!中層四方型,正面為「爐口」,兩側石版分別刻著 光緒、大正年間重建 聖蹟亭的事蹟及芳名錄[圖7] 。第三層為六角型,頂上通風口作葫蘆狀。台基為四方形洗石子平台,12根石柱以紅磚花式矮牆相連,四角刻有精緻圖紋,底下為闢邪獅頭[圖8]。
聖蹟亭是到 龍潭鄉不可不看的勝景,若前往附近旅遊風景區 石門水庫、六福村、小人國 時,別忘了空出一點時間繞過來參觀;就在公路旁邊,環境清幽。小小的公園並且連接著一旁小溪河床,旁有 土地公廟,這裡因為有樹木、流水,相對涼爽些。由於天氣實在太悶熱,龍潭鄉其他名勝、古蹟只能待日後有緣再參訪了。
[註1]龍潭埤(龍潭大池) 龍潭鄉公所網站內寫面積 14公頃,部分資料上記載面積 19甲;我查對 台灣堡圖,龍潭埤百年來不無多大改變,這中間差異的4~5甲改變,可能是地圖中 龍潭入水口右上那片區域吧。
[註2]鄧雨賢:台灣歌謠作曲大師,日治時期 明治39年(1906年)出生在 龍潭,畢業於 台北師範學校。台灣民謠中膾炙人口的 望春風、雨夜花、月夜愁......都是 鄧雨賢先生作品。可惜英年早逝,於 昭和19年(1944年)年僅39歲病逝於 竹東。
其他水域紀錄請連結:河川-水系目錄
參考資料:龍潭鄉公所
石門農田水利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