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府(新竹州廳).jpg
地址:新竹市中正路120號

台灣歷經 明鄭、清代、日治至今,行政區域幾經變革,從 明鄭降 清後,台灣一直隸屬 福建 臺廈道管轄。初設 臺灣府轄三縣,隨著 台灣的發展,縣、廳逐漸增多,重要性越顯重要,兩百年後於 光緒11年(1885年) 建省;光緒13年(1887年)設三府一直隸州,這在 台灣的行政區域變革中,是一個重大的改變,將 台灣劃分為 北、中、南、東四大區塊。

日治初期,大致承襲 清制,設三縣,將 澎湖獨立設廳,歷經十次變革,確立了 北、中、南、東四大區塊。其中第九、十次公佈的行政區域劃分影響最大,大正9年(1920年)廢除原有的“廳級”單位,設五州二廳,將 澎湖獨立分出;大正15年(1926年)再併 澎湖成為 五州三廳,州、廳以下轄 市、郡及支廳,下再設 街、庄。光復後幾經調整,除廢州改較小單位的縣、市外,各縣、市面積及所轄的 鄉、鎮、市範圍並無大幅改變。

新竹市府(新竹州廳)(1).jpg

五個州分別為 台北州、新竹州、台中州、台南州和 高雄州,各州設州廳掌管其下 市、郡級行政單位;相較於 市、郡級辦公廳舍「役所」,「州廳」的建築規模當然要大上許多。台北州、台中州和 台南州原有的 “廳級”辦公廳舍建築即相當宏偉、華麗,直接拿來升級當“州級”廳舍使用即可;新竹、高雄兩州欠缺同等規模建築,於是著手興建新的廳舍供「州廳」使用。如今這些富麗堂皇的大型建築物,除 高雄州廳拆除外,保留四座,先來看看特別營造的「新竹州廳」吧。

新竹市府 (新竹州廳).jpg

新竹州成立後,有感於市區無大型建築物供州辦公廳使用,於大正14年(1925年)開始興建新廳舍,兩年後 大正16年(1927年)11月26日啟用。新竹州廳為一早期「和洋風」混合式建築[圖1],西式建築搭配 日式黑瓦,造型簡潔、實用[圖2],不同於 總督府營繕課所建造的仿巴洛克式建築。總督府技師多為 東京帝大出身,自由發揮,創作誇張華麗;建築物雖然美輪美奐,日本國內卻傳出不同聲音,因此 和洋風建物逐漸增多。

新竹州廳可能為 州轄營繕單位集合設計的產物,查不到設計者姓名;其建築風格與其他都市廳舍不同,或許與 新竹是 日本陸軍重要據點有關;在日愈高漲的軍國主義聲浪下,避免與軍方直接產生矛盾形成的建築風格吧。州廳內部的設計就相當華麗了,大廳類似 台北 新公園的「國立自然博物館」,[圖3]為走廊望向大廳;大廳正面主梯非常精緻,採用仿石洗石子[圖4]方式,感覺厚重、沉穩。

州廳 新竹.png

新竹州廳主體為對稱性建築,正面入口處突出的玄關門廊,以雙柱表現沉穩;立面以紅磚及灰泥二色搭配,並配合兩座小塔樓,感覺簡潔、莊嚴,為 新竹地區首屈一指的官廳建築。新竹州廳光復後為 新竹縣政府辦公廳,民國71年(1982年) 新竹市改制為省轄市,縣政府改遷 竹北市, 新竹市政府遷入該廳舍,至今仍在使用,建築物主體於民國87年(1998年)公告為古蹟。

新竹州範圍轄今日的 桃、竹、苗 四縣市,分為 新竹市和 桃園、中壢、大溪、新竹、竹東、竹南、苗栗、大湖 等一市八個郡,州廳設於 新竹市。新竹市為 北台灣最早的市街,清代 淡水廳縣治所在;光緒元年(1875年)廢 淡水廳後重心北移,重要性才被 台北取代。

其他古蹟請點選:古蹟地圖

日治官方建築

參考資料:新竹市政府網

                 古蹟看板資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