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raea morrisonicola Hayata 玉山繡線菊 [薔薇科]
Spiraea japonica L. f. var. morrisonicola (Hayata) Kitamura
別稱:玉山珍珠梅、新高山繡線菊
特徵:宿根狀亞灌木,植株約20~30cm;多分枝,莖圓柱形,常呈紅褐色,全株無毛。葉,單葉、互生,卵形至菱形,葉長1~2cm,寬0.8~1.2cm;先端尖銳或鈍,基部銳尖、楔形或鈍形,重鋸齒緣,近基部全緣;葉上下表面無毛,葉柄短,長約0.1~0.2cm,光滑無毛。
花叢生密集聚於新枝頂上,聚繖狀繖房花序。個別花朵徑約0.4cm,花萼闊鐘形,5裂,裂瓣三角形,表面具毛茸。花瓣5,圓形,寬約0.2~0.3cm,白色或粉紅色;雄蕊多數,伸出於花盤,花藥粉紅色,花柱短於雄蕊。果實為蓇葖果,革質,具短喙;成熟時紅褐色,5裂。
分布:特有種。分布於海拔3,000~3,900公尺高山之森林界線以上,多出現於高山草原灌叢中,或稍潮濕岩壁裂縫處;一般而言,北部高山海拔3,200公尺左右即有族群,南部則需海拔3,500公尺以上才有族群。花期一般在6~8月,果熟期在8~9月。
本種在台14甲公路海拔達3,000公尺以上的 合歡山段,偶爾可見,數量很少。行走此區步道,如合歡山主峰步道、合歡山北峰步道,海拔3,200公尺以上,族群數量明顯增加,一小叢一小叢散布於山徑兩側,成為森林界線以上點綴的小灌群。
玉山繡線菊(S. morrisonicola)植株矮小,通常在50公分以下,莖、葉光滑無毛,與植株超過1公尺的 台灣繡線菊(S. formosana)外觀差異很大,遇到實體其實不需細看,不會混淆。倒是 假繡線菊(S. hayatana)比較麻煩,外觀介於兩種之間,台14甲公路上就有些葉子看起像 玉山繡線菊,植株稍大,植株被毛的族群,這一些一般當它是 假繡線菊(S. hayatana)了。
“玉山”在大航海時期的地圖上標示『Mt. Morrison』,這名稱的由來有幾種說法,不論其真偽,總之到現在仍有部分 西方出版的地圖仍舊標示以 Mt. Morrison。台灣以 玉山為名的植物種類很多,其中許多的種小名就是『morrison』,這些大多是 日治時期的 植物學家命名的.並未以1897年新命名的 新高山『Niitakayama』來命名,其中以 早田文藏最明顯,是習慣或是什麼原因,可能無從查起吧。
薔薇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薔薇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參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 第四卷 鐘詩文等
后里國中 莊溪老師植物網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