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宜蘭 拳頭姆步道.jpg
拳頭姆步道 烏心石純林

2019年盛夏走了一趟「宜蘭.三星 拳頭姆步道」感覺非常棒,感覺若是初夏來,應該有機會見到更多昆蟲。六月初到 木柵 貓空和 新店 安坑想拍 紫豔大白星天牛,都未見著,想到 拳頭姆步道滿山都是 烏心石造林,這邊或許有機會,於是6/20(六)再次拜訪這座小山。

宜蘭 天送埤.jpg
地圖掃瞄自臺灣地區兩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經建版』 一版「天送埤」,補繪上新闢道路;地圖中每一方格邊線代表實際距離1公里。

這一趟與 老婆、大兒子同行,擔心 雪隧塞車,清晨六點出頭便從家裡出發。這一趟還是沒遇上 紫豔大白星天牛,僅在步道口發現幾株 烏心石有鑿洞痕跡,步道內樹木大多很健康。這季節低海拔沒有什麼花,植物拍得很少,蟲子倒是拍了一些,就編輯一篇「生態地圖」記錄好了。尋花、找蟲花半天時間才逛完步道,中午在 天送埤 福美卜肉餐廳飽餐一頓,結束小而美的旅遊。

基尖葉野牡丹 宜蘭 三星 拳頭姆步道.jpg
基尖葉野牡丹

今年的初夏天氣爆熱,氣溫隨便就飆上35℃以上,拳頭姆步道全程都在森林內,雖然還是很熱,至少不用在烈日下行走。這裡缺點是林相太過單一,烏心石以外的樹種都很零星,這一趟拍的花很少。上圖看起來是 基尖葉野牡丹(Melastoma malabathricum),花徑較小,果實被毛少,全株3~5出葉脈;一般本種以 蘭嶼、綠島較常見,長在這裡我實在無法判斷是 野牡丹或是 基尖葉野牡丹,姑且當它是後者吧。

初夏的 拳頭姆步道(1).jpg

[圖a]北埔陷紋金龜(金龜子科/花金龜亞科):陷紋金龜是個人很喜歡的一群金龜子,這一隻我沒看見,只聽見 老婆和 大兒子喊:「好大的蜂。」。回來 兒子傳照片給我,沒仔細看直接貼FB社團問名子,當知道是 北埔陷紋金龜時覺得好丟臉,玩 金龜子那麼多年還問這種是什麼。
[圖b]黑紋挺胸粗腿天牛(天牛科/粗天牛亞科):本種是夜行性天牛,夜晚點燈採集會趨光貼在白布上頭,看蟲友的採集紀錄出現不少次,個人以前撿燈倒是沒遇過,1cm左右的小傢伙,實在不易發現。這隻趴在 烏心石樹幹上,初見以為是 吉丁蟲,拍一張看放大圖才知道是 天牛。
[圖c]白痣珈蟌(珈蟌科):大型豆娘,雌、雄蟲合胸部均具金屬光澤之綠色,體色豔麗,照片是雌蟲,翅膀為帶金屬光澤之深褐色,翅痣白色,非常明顯。昆蟲中文名字以特徵命名時,大多是以雄蟲為主,本種以雌蟲白色翅痣命名,較少見。
[圖d]四線角尺蛾(尺蛾科):角尺蛾為分布於東亞的小型蛾類,本種原為 角尺蛾中的 台灣特有亞種 四線角尺蛾(Lobogonodes complicata dactylot),1940年提升為特有種 Lobogonodes dactylot。我通常沒拍小型蛾,這種蛾很小,僅約1cm,純粹是見花紋怪異才拍,結果拍到稀少種類。

初夏的 拳頭姆步道.jpg

[圖e]台灣姬蟬(蟬科):台灣姬蟬一般只清晨鳴叫,八點以後幾乎就聽不到了,除非剛好遇到,否則很難聽聲辨位尋找牠們。這一趟來 拳頭姆步道時間對了,見到好多 台灣姬蟬,多停棲於 烏心石樹幹1.5~2公尺高度,很容易觀察。短短一公里路程拍到二、三十隻吧,仔仔細細篩選照片,留下廿幾張清晰照片。
[圖f]黑翅草蟬(蟬科):本種在 台北很難見到,主要分布於南部和東部,個人最初是在 蘇花公路沿線遇到的。上一回盛夏到 拳頭姆步道就見到不少,這次發現數量真的是不少。黑翅草蟬翅脈綠色型與 草蟬黑色型很像,翅脈橙色型與 琉璃草蟬會誤認,要仔細分辨。
[圖g]蟪蛄(蟬科):本種在 大台北數量非常多,台北市區大型安全島和公園內也常見;太常見,結果發現照片拍得很少,打算遇到時多拍一些。拳頭姆步道上都是 小蟪蛄,蟪蛄數量不多,只遇到這隻,在這裡見多了 小蟪蛄,看到 蟪蛄覺得大上好多。
[圖h]小蟪蛄(蟬科):以前一直習慣稱牠 姬蟪蛄,忘了什麼時候改叫牠 小蟪蛄。刻意將 蟪蛄與 小蟪蛄照片擺在一起,比較這對攣生兄弟。注意兩種翅端部分,蟪蛄翅端透明部分很少,小蟪蛄則透明部分明顯,看翅膀端部是區別兩者最快速的方法。

其他生態旅遊請點選:生態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