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倒吊蓮 北橫 高義(1).jpg
北橫 高義

Kalanchoe integra (Medik) O. Kuntze  倒吊蓮  [景天科]

Kalanchoe spathulata (Poir.) DC.

別稱:匙葉伽藍菜、匙葉燈籠草、白背子草、肉葉芥藍菜、蓖葉燈籠草

特徵:多年生草本,肉質,高30~100cm。葉長3~20cm,單葉至三出葉,葉匙形、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鈍齒緣先端圓鈍,基部漸狹縮成柄,有時抱莖。聚繖花序,花序長可達10cm,果期時伸長;萼片4,披針形;花瓣4,合生成筒狀,長1.5~2cm;花黃色,先端銳尖,雄蕊8,兩輪,生於花冠筒喉部;心皮4,披針形。

倒吊蓮 北橫 蘇樂橋.jpg
北橫 蘇樂橋

分布:亞洲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包括 克什米爾、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喜馬拉雅、西藏、中國、台灣、馬來西亞、等等地區,模式標本來自 中國栽培植株。台灣分布低至中海拔山區,喜出現於道路旁岩壁上。

倒吊蓮(K. integra)外觀與 小燈籠草(K. gracile)相似,依 臺灣維管束植物檢誌檢索,以葉形區別,“2.葉三裂,上部偶成三出葉”區分出 小燈籠草(K. gracile),“2.葉單葉至3~5出葉於同一植株上”為 倒吊蓮(K. integra)的選項;特徵描述中 小燈籠草(K. gracile)“葉三裂,裂片披針形”,而 倒吊蓮(K. integra)則是“單葉至三出葉”,“葉三裂”似乎成為分辨的依據。以葉形辨識種類是很惱人的,總是會遇到模稜兩可的情況,尤其同一地區兩種都出現時。

倒吊蓮 北橫 高義.jpg
北橫 高義

北橫公路(台7線)沿線 倒吊蓮(K. integra)不難見到,最近又拍到,想寫它又不確定誰是誰,只好以《植物數位標本網》兩種的標本圖像比對,再依 自然攝影中心的圖庫貼圖來區別。北橫公路上的本種,個人遇到的都是單葉,應該可明確歸屬 倒吊蓮(K. integra),發現地點都緊鄰公路邊,車陣總是讓植株搖晃,大多沒拍好,先貼幾張,以後再慢慢補充。

新北 坪林有一座 倒吊蓮山(484m),可順道探訪 坪林油杉保護區,山徑路況極佳,昆蟲、植物都豐富;獨行或與老同學同行,短時間曾走過幾趟,幾度被誤認為是 林務局查緝私墾茶園人員,居民非常排斥與警戒,擔心自身安危就沒再來此。一直懷疑 倒吊蓮山是因為 倒吊蓮(K. integra)而得名,這幾趟都沒看到植株,或許與山界描述,因為山形似倒吊的蓮花而得名,倒吊蓮無關吧。

景天科相關種類請點選:景天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參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 第三卷 鐘詩文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