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90年(2001年) 行政院 文建會舉辦「臺灣歷史建築百景」徵選活動,經過多道遴選關卡,選出百大歷史建築。民國102年(2013年) 內政部舉辦「臺灣宗教百景」,一樣經過多道關卡,最後篩選出宗教百景。許多知名景點或建築都於兩次百景中列名,其中包括 羅厝天主教堂,本教堂正式名稱為「羅厝耶穌聖名堂」。
羅厝在 清代堡里時期屬於 台灣府 彰化縣 武西堡 羅厝庄,堡里時期的『庄』,位階低於 大正9年(1920年)改制後的『庄』,前者如同今日的村、里,後者則是今日的鄉、鎮、市、區。大正9年(1920年)改制後,舊制中的 羅厝庄、舊館庄與 埤霞庄、梧鳳庄、大埔心庄、大溝尾庄、太平庄、瓦磘厝庄等合併為 坡心庄,隸屬 台中州 員林郡,羅厝成為 坡心庄下的大字。
光緒元年(1875年) 羅厝仕紳 涂心感念經商時受 天主教會幫助,興起在家鄉建教堂念頭,同時由 西班牙 道明會派遣 西班牙籍 神父吳萬福,傳道師 林水蓮開始於 羅厝地區佈教。光緒3年(1877年) 吳萬福神父購得土地開展建教堂工作,繼任者 何安慈神父於8年(1882年)興建 中國式教堂,並且立有 光緒皇帝御賜「奉旨敬教」石碑以及「八寶大銅鐘」。
第一代教堂於 明治39年(1906年)在地震後受損,於 大正元年(1912年)興建第二代教堂,由 馬守仁神父主持,興建一座 歐式教堂。民國67年(1978年)慶祝教區百周年紀念,拆除破損嚴重舊教堂,改建成今日帶有美國風的第三代教堂,86年(1997年)再次重修外觀。民國91年(2002年)第二代教堂兩棟附屬建築登錄為 彰化縣歷史建築,以左側的「古文物展覽館」為登錄標的。
除主建築、兩棟歷史建築外,其 神父宿舍也是座典雅的精品,園區內也有許多文物可細細品味,非常值得來此一遊。自行開車前往 羅厝天主堂,由 國道1號「員林交流道」下高速公路,走148縣道(員鹿路)往 員林方向。約1km至羅厝路叉路口,右轉羅厝路約行1.5km達 羅厝天主堂。羅厝路上往教堂路上前段是 芎蕉村,過 震霖宮後叉路內有 黃氏古宅 熾昌堂,也頗值得一看。到 員林或 埔心前,員集路上另有 霖鳳宮,以及 舊館村的 霖興宮及 舊館保甲事務所,是極佳的“吃路草”路線。
其他教堂請連結:教堂地圖
參考資料:臺灣宗教文化資產 埔心羅厝天主堂原教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