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城鄉雜記---232.埔鹽 保甲事務所、老樹 與 順澤宮」簡單介紹了「保甲制度」起源,以及 日治時期的「保甲制度」,這一篇繼續做補充。日治時期警署的派出所不一定是官方設置的,有些是以募款方式設置,也就是以「寄附」方式取得部分資金,再由官方補助設置的。「保甲制度」下 保正須向 警察負責,警察是“大人”,派出所尚且由官、民合資籌設,位階更低且非必要設置的 保甲事務所,大部分資金自然由民間自行籌備。
「城鄉雜記---232.埔鹽 保甲事務所」中提到『......,都市裡警察的權力還受控制,仕紳們通常不在乎警察。鄉間凡事由“大人”說了算,保正、甲長怕連坐處分,......,警察權力膨脹到連 街、庄首長都要讓他三分,......』,所以 保甲事務所多存在於街、庄,城市較少見。以「農」為主的時期,彰化是非常富裕的地區,姑且不論當初的「寄附」是自發性或是不樂之捐,彰化各郡轄下的街、庄可見到較多的 保甲事務所。
埔心 舊館保甲事務所位於 舊館重要幹道員集路上,附近有主祀 三山國王的信仰中心「霖興宮」,與 埔鹽保甲事務所一樣在派出所範圍內,派出所遷移新辦公室後,長時間作為倉庫使用。2019年8月因有拆除疑慮引發爭議,目前 彰化縣政府依法逕列暫定古蹟;如何使用,因建築物之土地有部分為私有,尚待協商。員集路 霖興宮到 舊館國小這一段是精緻的,若這棟建築物能善加利用,絕對有加倍效果。
上面地圖出現四個較大的地名,即 芎蕉腳、羅厝、舊館和 新館,在 清代及日治初期的 堡里時期,屬於 武西堡的 羅厝庄和 舊館庄;大正9年(1920年)台灣行政單位大幅改制,成為 台中州 員林郡 坡心庄轄下的大字「羅厝」,四地名是大字下的小字;目前隸屬 彰化縣 埔心鄉的五個村,在 羅厝村和 新館村之間成立了 南館村。一段有疑慮的歷史,讓此地的居民認為自己是 客家移民後裔,在周圍強勢的 福佬人同化下,成為不會客家話的 福佬客。
目前的歷史認為此地在 清代是 客家移民開墾區,屬於 溪湖 霖肇宮 三山國王信仰圈,地圖中 霖興宮、霖鳳宮、霖振宮都是 霖肇宮分靈廟宇,但實際上所謂 福佬客是否是 潮州人的後裔,這個問題還有待釐清。三山國王的信仰在 潮州,是 潮州人的保護神,當然也是部分 客家人的信仰;但要說 台灣的 三山國王信仰圈都是 客家移民,這是可議的,這問題還有待進一步釐清。
其他古蹟請點選:古蹟地圖
參考資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