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大戰,放在櫃子上的1/350模型 英國戰艦 WARSPITE(厭戰號)受池魚之殃,許多地方須修復。塑膠模型擺放久了,很容易斷裂,加上老花眼,嘗試修復卻力不從心。部分零件可能需要改造板刻出形狀,暫時先擺著,待哪天有空閒再說。
WARSPITE(厭戰號)是 英國 伊莉莎白女王級戰艦,姊妹艦中我對 QUEEN ELIZABETS(伊莉莎白女王號)和 MALAYA(馬來亞號)興趣很高。中國 小號手(TRUMPETER)模型生產了 QUEEN ELIZABETS(伊莉莎白女王號)和 WARSPITE(厭戰號)兩款,兩款模型僅些微差異,前者價格卻貴了幾百元,所以購買後者。
本文
從小常聽 老爸說 二戰時的點點滴滴,也一起看 二戰紀錄片。關於海戰,父親會說 二戰中有九大戰艦,滿載排水量超過45,000噸。父親年少時對軍艦興趣很濃,這點在「14.八八艦隊」中有提到,父親說即使在“戰時中”,也很容易從報紙獲得各國軍艦訊息,如 1941年 歐洲海戰 HOOD(胡德號)被 BISMARCK(俾斯麥號)擊沉,以及後續 BISMARCK(俾斯麥號)被 HMS眾軍艦追擊最後自沉的訊息。
震撼的訊息還有1941年 PRINCE OF WALES(威爾斯親王號)在 麻六甲海峽被 日本機群炸沉,另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海戰報導。差別在對 日方損失會輕報,如 中途島海戰,報紙寫出 日、米打平手,日方三艘 航母嚴重受損,事隔許久才知三艘 航母是沉沒而非嚴重受損。美國 IOWA Class(愛荷華級)四艘巨艦生產、下水、服役訊息也都有報導,學生們知道這些訊息並不緊張,反倒希望能看到 大和、武藏與之交戰,看看哪邊打贏。
我對於所謂“九大戰艦”的說法,翻閱許多書籍並未看到,有列出更多的大型戰艦,也有描述 大和級、IOWA Class(愛荷華級)、BISMARCK Class(俾斯麥級)、KING GEORGE V Class(喬治五世級)...等等各國主力戰艦,但一直未查到列出“九大戰艦”的說法。且這所謂的“九大戰艦”並非同時存在,如 HOOD(胡德號)、BISMARCK(俾斯麥號)沉沒時,大和號和 武藏號還未下水,更別說服役。
我退伍後有幾個月時間常到 大伯家,幫忙分類 大伯寫自傳的資料,整理書籍、照片、...等等,大伯也教我各種 蘭花種及品種的相關知識。我們無所不談,一次談到 二戰的海戰,大伯也提起二戰中的“九大戰艦”,很快念出九艘船艦名字,與 父親所說的“九大戰艦”一模一樣。
大伯 東京帝大畢業後,曾在 石原會社的船務部門任職,對船艦的了解不在話下;大伯個性嚴謹,與 父親天馬行空的個性完全不同,他會說出“九大戰艦”必定有所本。或許戰爭期間某雜誌曾經描述過,或是所謂“九大戰艦”不僅僅指噸位,“知名度”也是考量因素。不管它,我將這九大戰艦列舉於下:
排名一、二的為 日本 大和級兩艘戰艦,基準排水量64,000噸,滿載排水量達72,000噸,即 大和號和 武藏號,是世界史上最巨大的戰艦,46釐米主砲亦為世界海軍史上最大口徑主砲。兩艘皆於二戰末期被擊沉,分別是 武藏號於1944年10月24日,大和號於1945年4月7日沉沒。
排名3~6名為 美國 IOWA Class(愛荷華級)的 IOWA(愛荷華號)、NEW JERSEY(紐澤西號)、MISSOURI(密蘇里號)、WISCONSIN(威斯康辛號)四艘戰艦,基準排水量46,000噸,滿載排水量達58,000噸。本級船艦另有 ILLINOIS(伊利諾號)和 KENTUCKY(肯塔基號)兩艘建造中戰艦,因戰爭結束終止工事,不列入排行。
接著是 德國的 BISMARCK Class(俾斯麥級)的 BISMARCK(俾斯麥號)和 TIRPITZ(鐵必制號),基準排水量41,700噸,滿載排水量達50,000噸,為 歐洲史上最巨大的戰艦。BISMARCK(俾斯麥號)於1941年5月27號被 英國機群及艦隊合擊沉沒,TIRPITZ(鐵必制號)於1944年11月12日受 英國轟炸機群襲擊,彈藥庫爆炸沉沒。
第九艘是 英國的 HOOD(胡德號)戰鬥巡洋艦,基準排水量42,100噸,滿載排水量48,000噸。1941年時是世界噸位最大的戰艦;但 HOOD(胡德號)與 BISMARCK(俾斯麥號)交戰短時間被擊沉,二戰所有軍艦長度排第一的巨艦就這麼消失。此後英國在二戰期間主力艦一直是 KING GEORGE V Class(喬治五世級)的五艘姊妹艦,此型戰艦亦相當大,滿載排水量達42,000噸,其中 PRINCE OF WALES(威爾斯親王號)在 麻六甲海峽沉沒,其餘四艘皆參與盟國太平洋艦隊,直到 日本投降。
補充二戰的大型戰鬥艦另有 法國的 RICHELIEU Class(黎胥留級)戰艦,計畫建造四艘,其中僅 RICHELIEU(黎胥留號)在二戰期間服役,基準排水量36,000噸,滿載排水量達47,000噸,第二艘 JEAN BART(巴爾號)直到1949年才完工,排水量達50,000噸,其餘 CLEMENCEAU(克里蒙梭號)和 GASCOGNE(加斯科涅號)兩艘終止建造。可能 法國在 歐戰初期即投降 德國,RICHELIEU(黎胥留號)一直在 北非躲藏,短暫參與幾次戰鬥,所以未入選 九大戰艦。
另外還有 義大利的 LITTORI Class(維托里奧級)戰艦三艘,其中 ROMA(羅馬號)基準排水量約41,000噸,滿載排水量達45,000噸,主砲口徑38.1cm,同樣擠身巨艦行列。二戰期間僅巡弋,因懼怕 英國艦隊,始終避開與 英國艦隊正面衝突,未參與過任何海戰。1943年7月 義大利宣布投降,9月該艦準備向盟軍投降,駛往 馬爾他與 英國艦隊會合途中,被 德國機群攻擊沉沒,包括海軍上將等1254名官兵喪生,是二戰的巨艦命運最坎坷的一艘。
二戰結束了「巨艦時代」,父親說當 PRINCE OF WALES(威爾斯親王號)在 麻六甲海峽遭 日本機群擊沉後,歐、美各國了解空軍對戰艦的殺傷力,海軍重心從巨艦轉向航母,唯獨 日本仍在巨艦與航母間搖擺,巨艦派取得優勢,最後喪失海上主導權。綜觀以上所有巨艦,除 HOOD(胡德號)是被 BISMARCK(俾斯麥號)巨砲擊沉外,其餘都是遭機群炸沉,或是被機群重創後遭艦隊攻擊。隨著戰爭型態的改變,巨型戰艦像騎兵一樣成為軍事史的名詞,不知下一個被淘汰的兵種是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