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週四) 二姑媽百歲壽宴,台上 表哥說了一個小故事,說 二姑媽穿和服特別漂亮,長輩、親友餽贈的和服塞滿衣櫃,戰爭期間 二姑丈拿這些和服變賣換取生活所需,以至於最後僅存結婚時的新娘服。表哥說完還特別強調,以上是聽 五舅講的,五舅舅就是 老爸。老爸去年初身體變差後,站立需依靠攙扶,非常少出門,這次 二姑媽壽宴也沒參加。
這次宴會沒參加,讓 四姑媽、叔叔們及 堂哥、堂姊們關懷,紛紛於幾天內來探望 老爸,或是打電話來問候。他這幾天忙著與來訪手足、晚輩聊天,心情特別佳;可能白天體力消耗較多,夜裡也較早入睡。問了 老爸“和服”的事,原來戰爭期間,是將和服裁剪車縫成嬰兒服,戰後才是拿去換取生活必需品。老爸強調戰後是“換”比較多,當時人心惶惶,誰有閒錢買奢侈品。
本文
在「20.暑假採蟲樂」中提到,父親兄弟姊妹是陸續從 台北搬遷到 東京的,第一年只有 父親和 五姑媽兩位最小的子女與 祖母先到 東京。二姑媽長 父親9歲,父親到 東京那一年 二姑媽應該是 台北 第一女中的學生,她待學校畢業後才前往 東京。
二姑媽在 一女中時是公認的校花,這不是 老爸兄弟姊妹自己說的,幾乎我所認識的長輩都這樣說。當時傲視其他學校的 台北高等學校學生,爭相目睹的 一女中校花就是 二姑媽。這麼一位公認 一女中校花的美人兒要到 東京,自然讓旅日的 台灣學生關注。老爸印象中,二姑媽到 東京後,家裡面的 台灣學生訪客多了起來。其中以 東京帝大的學生最多,與 大伯同校,來找同學、學長是很好的藉口。
我問:『二姑媽穿和服特別美?』,老爸想了想說他沒說過這句話,以他當時的年紀,對年長自己近十歲的姊姊,不會去注意她怎樣較漂亮。老爸認為穿和服應該與 北白川宮親王家有關,父親兄弟姊妹中,王妃特別賞識 大伯與 二姑。二姑還曾留 親王家學習如 茶道等 日本的官家禮儀,學習禮儀必須穿著 和服,二姑媽的和服數量自然比其他姊妹來的多,家裡的衣櫃,她的和服占半數空間。
來家裡的 台灣學生中,祖父特別中意 二姑丈,一位 東京帝大醫科學生,台北 樹林仕紳 黃純青的屘子。黃純青先生是 台灣知名 漢學長者,也是 樹林 紅露酒的創辦人之一。黃氏生四子 逢時、及時、得時、當時,四個兒子取名意思一樣,在當時是美談。黃純青先生年齡長 祖父十幾歲,二姑丈是老來子,長兄 逢時年長他廿歲左右。在 祖父強勢介入下,二姑媽成了 黃家媳婦,時間應該是落在1941~1942年間。
1943年,二姑媽長女出生,約半年後 大堂哥出生,隨著戰爭迫近 日本本土,物資匱乏,二姑媽的和服派上用場了,裁剪開了縫製成幼兒的衣服。東京大空襲後,配合當局“疏開”政策,祖母、大伯母和 二姑媽以及兩個嬰兒避難到 山梨縣山區,此時部分和服裁剪改縫製居家服。戰爭結束,美軍接管政府,在公務機關上班的 二姑丈頭路沒了,和服拿來換取生活所需就是在這段期間。所以除了結婚禮服具紀念性帶回 台灣,其他都消失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