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 迪化街242號 同安樂(1).jpg
同安樂:台北市 迪化街1段242號

幾年前「城鄉雜記」單元「城鄉地圖」項目開始寫台北的 大稻埕,第二篇 大稻埕(二)提到 迪化街北段,原本應該續寫 涼州街以南昔日稱 中北街的這一段,因為修復中的街屋比例太高,所以暫時擱置了。這期間來過 迪化街N次,總是這邊完工,那邊搭起鷹架,希望待大部分街屋完工再介紹,結果就是一直等待。一棟棟老宅翻新,完工後有些依原老字號商店持續經營,也有賦予老宅新生命的創意商店,其中「同安樂」是一間兼具老字號和新創意的店。

大稻埕(二).jpg

老爸的印象中,光復初期 迪化街最熱鬧的區段是 南街(布街)和 朝陽街以北的 中街(南北貨、藥材),再往北的 中北街是以雜貨、建材和肉製品為主的市集。先說明一下昔日 台灣人嘴裡的“街”,可能是“一條街”,也可能是指一個區塊、市集。例如小鎮居民說:『欲去街仔。』這句話,通常指的是去鎮上的鬧市,而非指哪一條路或街。“街”大可以大到是一整個城鎮,如 士林街、清水街,小可以小到一條羊腸小徑,如各地通稱的“後街”,因時代、習慣有所不同。

台北市 迪化街中北街段.jpg
迪化街中北街段

中北街的街屋以雙層樓房居多,雜著零星的單層店屋,都是橫面窄、縱深長的格局。鄰亭仔腳的第一進通常是店面,第二進則多是住宅,有些還有第三進,通常也是住宅或是做為後院使用。大稻埕是 咸豐3年(1853年) 艋舺「頂下郊拚」後,敗走的 同安人落腳之處,之後廣納各地商旅加上地利,迅速取代 艋舺成為商業中心。7月份開幕的 同安樂是 大龍峒 陳悅記(老師府)子弟開設,將正立面嵌上「陳悅記」,店內並且貼著 同安縣地圖[圖1],標示出許多昔日 同安的店號,有著淡淡鄉愁的感覺。

大稻埕 同安樂.jpg

新開幕的 同安樂賣的是老台北的家宴菜餐[圖2]、茶和茶料[圖4],是一種風韻,一種懷情。7/26開幕茶會同時在二樓有「阿祖,兜臺北」展覽,擺設著清代衣服、傳統製餅模子、北管戲曲家當、...等等,另有一區塊為「阿祖ㄟ厝邊隔壁」,內有 陳玠甫先生阿祖昔日鄰居介紹,其中[圖3]這張照片是 部落格「老爸的童年回憶---48.大姊出嫁」這一篇的後續發展,照片中站立者是 大姑丈,坐著的是 大姑媽,兩位幼童分別是 大表哥 顏惠然和二表哥 顏惠亮,另有 大堂哥(大伯長子)和大堂姊(三伯長女)照片,貼在FB

台北市 迪化街242號 同安樂.jpg
同安樂:台北市 迪化街1段242號

說起這個展覽是籌辦期間研究歷史的 Miki Tsuchiya小姐通知我的,因為當時很忙,我請她與正在寫家族歷史的 堂姊聯絡。這個展覽主要由 Miki小姐、洪大哥與 陳先生等人籌劃。說起 洪大哥是從FB 達觀台北數位博物館認識的,其家族是 寧夏路老宅隔壁鄰居。洪大哥傳給我一張寧夏路老宅照片,我拿給 老爸看,老爸馬上說 洪家有哪些人,有幾位很熟,有些則僅認識,問我他是誰的兒子...。老爸5歲即搬到 東京,是光復後才回 台北居住的,與 洪家認識是成年以後的事。四姑媽說的就有趣了,她說與 洪家是幼時玩伴,不過上學以後兩家子女會隔著窗戶互罵,『咱兜攏讀建成,洪厝攏讀樺山,兩間學校是世仇,就算是好朋友讀書以後也要對立。』。

大稻埕目錄

其他城鄉請點選:城鄉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