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車分為 無蓬、有蓬兩大類,部落格『鐵路印象』單元,無蓬斗車寫過 煤斗車、石斗車,有蓬斗車則描述了 蓬斗車,都是使用廣泛的貨物車輛。無蓬斗車中有一種專用貨車,為裝載、鋪設道渣專用的 石渣車;車體側邊下方有兩個石渣卸口,車斗中石渣由開口落下,方便道床鋪設。
石渣車專用性高,數量並不多,為4軸中型貨車,使用2組雙軸 轉向架(台車);但依年份、製造廠商不同,型號很多種,計有 35噸1000形、1100形、1300形、2000形、10000形、11000形、12000形、13000形 等多種。其中 2000形外觀稍有不同外,其餘看起來都差不多。
民國84年(1995年) 唐榮鐵工廠交付 台鐵20輛 1000形石渣車,車體側邊下方各有兩個石渣卸口,為道渣鋪設、養路專用車輛。88年(1999年)再增加10輛 台灣機械 1100形車輛,車體側邊石渣卸口間增加踏板,上方對應處加裝橫向把手,方便工作人員操作。
1300形由 台灣車輛公司承造,數量達30輛,車體側邊石渣卸口間踏板造形不同,上方對應處橫向把手分為兩節,中間多一個縱向把手。後續 10000、11000等踏板、把手皆依此格式,未大幅改變,12000、13000形取消縱向把手,改回1100形樣式;蓬斗車改造的2000形,又承襲1300形,有縱向把手。
民國89~93年(2000~2004年)間分別添購數次 石渣車,分為10000形、11000形、12000形、13000形等形,承造公司有官營色彩的 唐榮、中鋼公司及民間鐵工廠,數量多為10幾輛。雖然都同為35噸級,因承造公司不同,車輛兩端鋼架結構各有不同,一列看似一樣的石渣貨車,細看各形多少不同。
石渣車中外形較特殊的是2000形,它是由 蓬斗車改造,由 台灣車輛公司承造,總共21輛,於 民國99年(2010年)7月完成。本型車外觀大致維持 石渣車基本造型,但其一側端部多了平台,長度13.4公尺,較其他 石渣車長一些,與其他大同小異的各形石渣車差別較大。
台鐵 石渣車的英文代碼是『B』,「國音符號」以『ㄚ』表示為“渣的意思。『ㄚ』字後方的『ㄍ』是第二組代碼(載重),『ㄍ』代表35噸;目前所見全都是35噸車,所以看到的 石渣車』,車身代碼都是『35B ㄚㄍ』。2000形「國音符號」多了一個『ㄉ』字,此為第三組代碼(特殊),『ㄉ』即『大』的意思,表示同為35噸,2000形車體較大。
一般貨車雖然時間不固定,但依舊有固定班次,如 五堵貨場發車往 宜蘭線、北迴線的貨車,從早上的7552次,中午或下午的7554次,下午或傍晚的7556次,還是有脈絡可循。石渣列車沒有固定的班次,它是依各路段養路工程所需出現,是否現身飄忽不定;新軌工程必定需要大量道渣,有鐵路工程處,石渣車就可出現。
其他車輛介紹請點連結:車輛介紹
參考資料:交通部 臺灣鐵路管理局
痞客邦 Wayne's Blog
Google部落格 Blair's 鐵道攝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