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馬蘭 台中 八仙山(1).jpg
台中 八仙山

Aster taiwanensis Kitam.  台灣馬蘭  [菊科]

Aster scaberrimus Hayata

Aster trinervius Roxb. ex D. Don var. hayatai Yamamoto

Aster baccharoides Steetz var. kanehirai Yamamoto

別稱:台灣紫菀

台灣馬蘭 苗栗 雪見.jpg
雪霸國家公園 雪見

特徵:多年生大型草本,偶呈半灌木狀,莖高40~120cm;具長走莖,斜生或直立,道路邊坡大型植株常呈下垂狀。莖具縱向細溝,被毛,下部不明顯或無。基生葉開花時枯萎。下、中部葉橢圓形、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鋸齒至寬鋸齒緣,被微毛或無;先端漸尖,基部收縮成3~5mm短柄;羽狀脈,約3~4對。上部葉較小,橢圓形、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全緣、鋸齒至寬鋸齒,幾乎無柄。

台灣馬蘭 台中 大雪山.jpg
台中 大雪山

頭花多數,在頂端或小枝端呈繖房花序,頭花花梗長度3~6mm,整體排列為鬆散的圓錐狀花序。總苞為較長之鐘狀或近管狀,長5~10mm;苞片4~5層,外層卵圓形,最短,約1mm;2~3層長2~3mm,等比例至內層最長4~5mm,排列成覆瓦狀;苞片常帶暗紅色或僅邊緣或無,具緣毛。頭花徑約1.2~1.5cm左右;舌狀花白色,長5~7mm,單層;筒(管)狀花黃色,長6mm。瘦果長圓形,稍扁,長2~2.5mm;喙不明顯;冠毛白色至褐色,長4mm。

台灣馬蘭 台中 八仙山.jpg
台中 八仙山

本種與 山白蘭(Aster ageratoides)非常相似,差別在本種下部至中部葉有短柄,羽狀脈,葉被疏毛或無毛,葉寬鋸齒緣。頭花圓錐狀或複繖房狀排列,總苞管狀,苞片4~5層,覆瓦狀排列。

分布:特有種。廣泛分布於500~3000m山區,以中海拔最為常見,常出現於道路兩旁半遮蔭處,森林底層陽光穿透處。

台灣馬蘭 台中 八仙山(2).jpg
台中 八仙山 中部葉長橢圓至橢圓形的植株

夏末至秋天,中海拔車道兩旁總有成群,開著白花的 菊科(ASTERACEAE(COMPOSITAE))植物夾道迎賓,綻放在陽光下的自然是 澤蘭屬(EUPATORIUM)的 台灣澤蘭(Eupatorium formosanum),而開在林下的就是 紫菀屬(ASTER)的 泛山白蘭(Ser. Ageratoides)昆仲了。

台灣馬蘭 南投 杉林溪.jpg
南投 杉林溪

多年來,對於這些 泛山白蘭(Ser. Ageratoides)昆仲如何分辨,很頭大;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因顧及到其他種類,檢索表以“葉形”來核對區別,對於葉形多變的 泛山白蘭(Ser. Ageratoides),非科班的愛好者,實在很難分辨誰是誰。

台灣馬蘭山白蘭.jpg

既然是不同的“種(species)”,應該可用以“花”來區別,台灣馬蘭(A. taiwanensis)的花一般小於 山白蘭(A. ageratoides),這是在群體下的大數比較,個別差異無法判斷;可依頭花的花梗來區別,前者花梗長度僅0.5cm上下,後者長0.5~3cm。兩者的“總苞”也可以明確辨別,前者總苞明顯較長,近管狀,苞片4~5層,外層最短,等比例增長至內層,呈規則的覆瓦狀排列;後者總苞半球形至鐘形,苞片3層,外層最短,內層為線形,苞片看似不規則覆瓦狀排列。不妨試試以上圖去分辨,再加上葉形判斷,可大幅增加準確度。

菊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菊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