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yza canadensis (L.) Cronq. var. pusilla (Nutt.) Cronq. 光莖飛蓬 [菊科]
Erigeron pusillus Nutt.
別稱:野茼蒿
特徵: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100cm。莖圓柱狀,多少具縱紋;幾乎不被毛或僅背疏毛;上部分枝。下部葉密集生長,開花時易枯萎;線形至線狀披針形,全緣至疏淺齒緣。;頭花常排列為佔植株1/2高度的倒三角形圓錐花序,頭花奶瓶狀約1.5~2.5mm,淡黃至白綠色,數量極多;總苞鐘形,苞片4輪,不等長,先端漸尖,不被毛。瘦果極小,冠毛黃褐色。
分布:加拿大篷(C. canadensis)原產北美洲,已成為泛世界性熱帶至溫帶侵入性野草。台灣分布於低至中海拔開闊地,是常見的雜草。變種 光莖飛蓬(C. canadensis var. pusilla)數量較少,與原(承)名變種(C. canadensis var. canadensis)差異在於被毛多寡,區別並不明顯,但顏色稍有不同。
有些野花、野草,數量龐大,其貌不揚,除研究者外,少有人會去理會它們;甚至野生植物愛好者也常視而不見,當成雜草般,只有找不到吸睛物種時,才會停下腳步稍作觀察。野茼蒿(C. sumatrensis)、加拿大蓬(C. canadensis)和 美洲假蓬(C. bonariensis) 三兄弟就是其中一,部落格介紹過它們後,不曾再關注過,也忘了 加拿大蓬還有個孿生兄弟 光莖飛蓬還沒寫。
某個下過大雨的午后,走在 北海岸的 防風林下,這些開發嚴重的沙丘,放眼望去 菊科(ASTERACEAE)的野花總是 大花咸豐草(Bidens pilosa var. radiata)、野茼蒿三兄弟和 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s),除後者是原生種外,盡是歸化種的天下。觀察野花已經好長一段時間,對於 野茼蒿三兄弟再也不陌生,不需要細看,從旁走過即能分辨誰是誰。
此時 加拿大蓬讓我猶豫了一下,被大雨洗過變乾淨了嗎?總覺得哪裡不大一樣;停下腳步細看,莖上缺少直立白長毛,總苞上也沒有白色短直毛,所以看起來較“清秀”。哈!是 光莖飛蓬(C. canadensis var. pusilla),原來它一直就在身邊,在紓解壓力時常前往的沙灘邊;想想這裏走過多少回了,只能怪自己不曾仔細觀察它們,讓 菊科目錄中的 假蓬屬(CONYZA)缺了這一種。
菊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菊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