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us buergeri Miq. 寒莓 [薔薇科]
Rubus shimadai Hayata
Rubus pseudo-buergeri Sasaki
Rubus buergeri Miq. var. pseudo-buergeri (Sasaki) Liu & Yang
別稱:地莓、冬莓、假寒莓、大葉寒莓
特徵:匍匐亞灌木,稀直立;莖細長,密被柔毛,刺疏;節上生根,形成新株。單葉,葉寬5~11cm;卵形至圓形,基部心形,常3~5淺裂,不規則齒緣;上表面被柔毛,下面密被柔毛,老葉被毛脫落,尤其上表面。托葉線狀長橢圓形,掌狀深裂或深剪裂,裂片線形至披針形;早落,植株中段即不易見到托葉。
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梗密生毛,花數枚簇生;花,徑約0.6~1cm,花瓣白色,倒卵形,幾乎與萼片等長。萼片卵狀披針形,密被柔毛,先端常淺裂。聚合果近球形,直徑0.6~1cm;單果顆粒大,表面常有皺褶,成熟時深紅色。
分布:原生於 中國、韓國、日本、台灣。台灣分布於低至中海拔山區,海拔約300~2,000公尺間,多出現於森林底層或草原邊緣。花期不明顯,通常落在春季或秋季,果熟期在秋至冬季。
寒莓(R. buergeri)這個名稱感覺上就是長在高山上的植物,實際上它卻分布在低至中海拔,以海拔400~1500公尺間較易見到。在這區段的空間裡,植株匍匐、單葉、葉近圓形至卵形,外觀相近的 懸鉤子(RUBUS)另有 周毛懸鉤子(R. amphidasys)和 刺萼寒莓(R. pectinellus),前者莖被直毛與腺毛,後者花萼明顯具刺毛,可與 寒莓(R. buergeri)區別。本種葉形變化大,其新葉與老葉也不盡相同,托葉掌裂、羽裂或剪裂,變化很大,總之是一種讓人頭疼的 懸鉤子(RUBUS)。
陽明山國家公園東側,五指山到 頂山間車道旁、步道上,有著多種 單葉的 懸鉤子(RUBUS),其中 寒莓(R. buergeri)、周毛懸鉤子(R. amphidasys)[註]、粗葉懸鉤子(R. alceifolius)三種外觀相近,有時交錯長在一起。寒莓莖上密被柔毛和短毛,是重要特徵;周毛懸鉤子有腺毛,觸摸會有一點點黏黏的感覺;粗葉懸鉤子則是短直毛,葉形較不同,把握重點才能區分出它們誰是誰。
[註]此處所稱的 周毛懸鉤子(R. amphidasys)已被修改為 東南懸鉤子(R. tsangorum)
薔薇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薔薇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參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