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不完的梅雨,下到讓人心煩;許多地方傳出災情,打消到野外、山區的念頭。假日在家裡又待不住,於是乎市區的 廟宇、老街成為我的目標,其中 艋舺的 剝皮寮到過幾趟,整理些照片寫篇簡單的遊記吧。
台北市 日治時期街屋、古蹟數量冠全台;即使區分成 艋舺、城內、大稻埕三市街,單一個區塊留存的廳舍、老街屋,數量還是超過 台灣其他城市、鄉鎮。不足之處在於老宅大多夾雜在新式樓房與大廈之間,視覺上沒有“老街”的感覺;或是雕塑精美的立面被廣告看板遮蓋,身處老宅猶不自知罷了。
但是 清代的古蹟 台北市就相對少了許多,尤其與 府城、鹿港相較,三艋舺是有些擔當不起。其原因不外乎 台北是 日治時期的首邑,公家廳舍興建 清代建築遭大量拆除;加上 台北工商發展迅速,三市街腹地狹小,加速民間房舍更新所致。也因為如此,台北的 日治廳舍、街屋數量遠超過 台灣其他都市、城鎮。
剝皮寮地名的由來眾說紛紜,但似乎都避開其中一種說法。那就是此地的 茶室、冰果室隱含著特種行業的經營,加上窄巷暗弄內流鶯出沒,尋芳客穿梭期間,極易花光身上錢財;剛好其 清代舊街名 福地藔街,取其諧音而變成「剝皮寮街」。以上說法僅供參考,為民間戲言。
簡單地描述一下 剝皮寮,它在 老松國小街廓的南緣,是 台北絕少呈現清代街道的老街。老松國小曾經是世界最多學生的小學,人數過萬;隨著艋舺地區人口外移,人數銳減,頭銜被 台北縣 中和市 秀朗國小奪走。剝皮寮之所以能保存完整,主要原因是它被劃入 老松國小學校用地,因此長期以來居民僅做房舍整修、翻新並未改建。
剝皮寮臨 康定路馬路上,與 廣州街交叉的三角窗連棟的 日治時期亭仔腳街屋[圖1],昔日是三輪車聚集之處。北側三開間半街屋「永興亭」[圖2],店面曾經是 布行、西裝店、眼鏡行...等等商家。廣州街一側,整排相連街屋[圖3],街屋後側臨 剝皮寮老街,部份屋內區隔,形成兩面店景觀。廣州街與 昆明街交接處是一棟四間店面的街屋[圖4] ,此為昔日艋舺名醫 呂阿昌博士宅。
以上 剝皮寮臨大馬路立面都是 日治時期雙層街屋,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艋舺的街屋有別於 台北城內、大稻埕地區的街屋?艋舺街屋大多只有雙層樓房,另兩區域多為三層,或有四層。從“街景”可以看出,台北在 日治以後,重心已經開始北移、西移;同樣地,較華麗的街屋立面 艋舺也少於 城內、大稻埕;剝皮寮是 艋舺街區東南角,其立面雕飾更為簡單。
走入 剝皮寮老街[圖5]馬上有“清代街道”的感覺,狹窄、彎曲以及街幅寬窄不一。老街是清代 艋舺通往 古亭的要道,但很明顯這是一條早期由民間發展出來的街道,非官方開闢的官道。這條街道至今仍斷斷續續留存著,沿途逢聚落就有 土地公廟,大致上是沿著 第三霧裡薛支線延伸水圳而行,請參考「滄海桑田---6. 艋舺的 清代老街」。
老街內小時候景象一一出現,賣 魚丸湯或 切仔麵的手推車[圖6]看得我肚子都餓了。古老的旅社[圖7]聽說營業到 市政府清空街廓為止。緊湊的屋舍間出現空地[圖8],旁邊低矮白牆是屋後的廁所,所以這裡原本應該有房子,不知何故消失了,形成緊迫老街中的開放空間。
續往前走出現了清代老街的氣氛,為具有火庫起簷柱及亭仔腳的傳統店屋[圖9],這類型 清代街屋兒時印象 大龍峒 保安宮旁有幾間,屋內格外陰暗,很怕人的。走出狹窄街道後,有個小小的廣場[圖10],原為 日治時期建造的消防水池;其旁一間老宅人潮特別多,原來是電影「艋舺」拍攝場景。
最西側緊鄰 廣州街整排 日治時期街屋是 剝皮寮老街另一部份,屬於「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這邊的老街屋內部已重新規劃,後側以拱圈迴廊[圖11]相通。進入「鄉土教育中心」其中一棟宅邸第二進露台牆上有泥塑聯文[圖12],一般民宅何來如此典雅?原來是 清代國學大師 章太炎旅台居所;其人在 光緒24年(台灣為 明治31年,1898年) 戊戌政變失敗時避走 台灣,並擔任 臺灣日日新報漢文欄記者。
「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是一處利用原有老街屋重新規劃整建的展覽館,整體規劃相當完善;內部分為「故事館」、「教育館」、「醫療館」、...等等展覽室,部份依原有 國學大師寓所、呂醫師宅邸搭配分類展示,意義更深。不過「鄉土教育中心」不同於 剝皮寮老街全年開放,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前往參觀需注意時間。
整個 剝皮寮老街利用 清代、日治時代建築搭配現代鋼材,將原本一棟棟獨立街屋串聯,參觀者可選擇規劃路線完整參觀全區,算是老街整建的一項突破,個人覺得是個典範。當然,每個人看法不同,有人認為古蹟就要有“古”樣;但是“古”與“破”、“舊”不能劃上等號,若一味追求原汁原味,那古蹟終將成為遺跡。
臨近地區旅記:城鄉雜記---15.台北第一街、青山宮、祖師廟
其他城鄉請點選:城鄉地圖
參考資料: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