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河 六堵險圳段.jpg

故事發生在 基隆河 六堵險圳段,主角是 牛群和 北牛。[上圖]中央有一群牛,六大二小共八隻,稍上面河道中有個黑點,是另一頭牛,因位置在北側,稱牠 北牛。

基隆河 水牛渡河2.jpg

一開始我只注意到這一群牛,牠們以很快的速度走到渡口。

基隆河 水牛渡河3.jpg

一隻隻開始衝入河中,牛群中有兩隻小牛,大牛本能地前後左右圍繞,保護著 小牛下水,防止 鱷魚突然出現。←台灣不可能,但 印度、東南亞是有可能。

基隆河 水牛渡河4.jpg

牛群下水之際,北側從水裡冒出另一頭牛。

北牛:在旁邊就好,水很深喔。

基隆河 水牛渡河5.jpg

北牛:喂,水很深啦,你們又不是 河馬。

基隆河 水牛渡河6.jpg

牛隻一下子沒入 基隆河中,八隻聚在一起,其中五頭僅剩鼻子還在水面上。

北牛:看吧,過不去了。

牛群:放心啦,河馬有個“河”,我們也有個“水”呀。

基隆河 水牛渡河7.jpg

牛群中三大一小消失在河裡,另三大一小游到 北牛旁,小牛還靠到河岸撒嬌:一起過去啦!

之後通通下水,步道旁濃密的雜木擋住視線,無法清楚看到牛隻後續的情況,只聽到前方不遠處的遊客喊:「河中有兩隻牛...。」,「冇...冇...不止喔。」,「浮起來了...好多隻哩。」,大家七嘴八舌嚷著。

基隆河 水牛渡河8.jpg

拔西猴溪匯入 基隆河處肥沃草地上,偶爾會出現 牛群;本來還懷疑,這麼陡峭的河岸,牛隻是怎麼下去的,原是從對岸游過來的。

基隆河 水牛渡河9.jpg

拔西猴溪:基隆河中游南岸小支流,源於 姜子寮山(729m)支稜 拔西猴山(258m),長度不到5公里。「拔西猴」名子乍聽之下很怪,易與 平埔族語言聯想,附近 瑪陵坑的「瑪陵」與 北海岸「萬里(瑪鋉)」據說就是 平埔族語翻譯的;拔西猴另有一個莞爾的說法,溪流源頭那座山非常陡峭,連猴子不小心都會跌死,“跌死猴”台語發音“拔西猴”,所以山稱「拔西猴山」,溪就叫做「拔西猴溪」。

基隆 六堵險圳.jpg

六堵險圳:嘉慶22年(1817年),余氏居民入墾 六堵,引 拔西猴溪水源灌溉,開闢長4.5公里的「頂圳」,於 道光14年(1834年)完工,其中通過石壁的工程最為險峻, 被稱為「險圳」。石壁下的 險圳如今闢為步道,可騎乘腳踏車,步道上隱約可見撐紅色陽傘與穿白襯衫的遊客,可以比較石壁規模。照片左下角草地即 牛隻渡河後上岸地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