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蘭 繼述堂.jpg
繼述堂:苗栗縣卓蘭鎮新榮里16號

2011年5月以「城鄉雜記」單元的「69. 卓蘭的老樹 (一) 老庄 茄苳 和 榕樹」、「70. 卓蘭的老樹 (二) 老庄 楓香 和 軍民廟」介紹了 苗栗 卓蘭 老庄的老樹群,本篇來看看 卓蘭 內灣的大榕樹,內灣距 卓蘭街區中心約1.5km,循 中山路(苗58道路)直走即可到達。社區入口前即可見到 內灣老榕樹,旁有 土地公廟,廟前上坡車道往公墓,此處道路寬敞停車方便;老樹緊鄰馬路,一支幹橫跨車道,形成林蔭“隧道”。

卓蘭的老樹 (三)1.jpg
照片綠色部分為海拔350m、400m等高線,紫色方塊範圍請參考下面第2張地圖

老榕樹齡200年以上,林務局資料顯示,樹高18m,胸圍6.8m。這是我所知 卓蘭街區附近最大的一棵樹,主幹明顯,樹頭起約1.5m分叉出眾多主枝幹;另有一延伸枝幹跨越車道,苗58車道擴寬後,成為馬路中間的安全島。旁邊 土地公廟因位於 大坪頂台地西邊之尾,當地人稱「山尾伯公祠」,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即存在,數年前改建成有 龍柱、丹墀的現貌。苗58道路續前行不遠,可達集集烈震(921大地震)後形成的 大安溪大峽谷。

卓蘭 內灣老榕.jpg

回到街區,卓蘭的鬧區在 中正路與 中山路交會的大範圍,附近有此地信仰中心「峩崙廟」[圖1]。大廟創建於 道光3年(1823年),主祀 三山國王,廟前廣場在慶典時,常有民俗藝文表演[圖2]。廟內重修碑記描述於 昭和2年(1927年)增築東西廊,配祀文武聖。昭和10年(1935年)「關刀山大地震(新竹─台中烈震)」,庄內房舍全倒超過半數,峩崙廟建築亦遭波及;災後,市街重建並復建本廟,「震災復興改修峩崙廟碑」[圖3]嵌於廟內牆壁上,內文敘述 大震災復建經過。

卓蘭的老樹 (三)2.jpg
峩崙廟:苗栗縣卓蘭鎮中街里中正路81巷10號

卓蘭街區尚存不少 大震災後典型建築樣式[圖4],這是一樓水泥(或磚造),二樓木板的騎樓防震街屋,昔日是 台中市區的特色,如今只在 苑裡、后里和 卓蘭等地還有整排完整街屋。這些街屋以 中山路上留存最多,[圖5]這棟「智和醫院」,位置在街角,古樸造型吸引遊客拿起相機。與 中山路隔街廓平行的 民族路上,也有一棵百年大榕樹[圖6] ,樹旁「老庄大樹伯公」土地公廟建於 道光年間,不論是先有樹再立廟,或建廟後種樹,這棵街坊中的老樹都有百歲以上。

卓蘭的老樹 (三)3.jpg

卓蘭 博愛路上有一座具特色的 詹氏祖廟「繼述堂」[首圖],祖籍 廣東 潮州 饒平的 詹姓為 卓蘭最大姓氏,主要集中於 街區及 老庄。詹氏祖廟建於 光緒11年(1885年)間,為一三合院形式的祠堂;歷三次大幅度修建,昭和10年(1935年)「關刀山大地震(新竹─台中烈震) 」受損,改建成 日本寺廟(唐風)式建築,稱「繼述堂」,民國96年(2007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外牆上一對短鼻子祥獸[圖7],似豚似貘;內牆上一對 石獅,造型與 日本高麗犬雷同。祠堂中匾額眾多[圖8],多有拓印品陳列於堂前小公園供瀏覽。

卓蘭.png

卓蘭原稱「罩蘭」,大正9年(1920年)更名沿用至今,位於 大安溪中游北岸的樸實山城,街區部份海拔大致在300~350公尺之間,東側 大平頂、北側 壢西坪海拔則更高,適合種植部份溫帶水果,聞名全台。台3線公路北連 大湖、南接 東勢,為 卓蘭的交通動脈。民國86年(1997年),台3線全線整編、拓寬,公路改由街區西側直接通過,大幅縮短了原本進入市集的里程;少了南來北往的車輛,卓蘭街道變的極為悠閒,頗適合徒步、鐵馬方式旅遊。

其他城鄉請點選:城鄉地圖

其他古蹟請點選:古蹟地圖

老樹相關文章請點選:老樹地圖

關刀山大地震紀念碑

參考資料: 林務局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 台灣的老樹

                  苗栗縣政府 文化觀光旅遊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