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白蜻蜓 台北 雙溪.jpg
♂蟲 台北 雙溪 柑腳

蜻蛉目 不均翅亞目 蜻蜓科

Orthetrum pruinosum neglectum Rambur 霜白蜻蜓

別稱:赤褐灰蜻(香港)

特徵:中型蜻蜓;體長47~53mm,後翅長37~41mm。雄蟲緊密相連的複眼呈墨綠色。合胸部為藍灰色,略帶紫色;腹部第1節藍灰色,餘為紅色,略具藍灰色粉末;足部藍灰色。翅透明,翅痣黑色,翅基部份深褐色,端部褐色。

霜白蜻蜓 內湖.jpg
♂蟲 台北 內湖 大溝溪

雌蟲複眼褐色至藍灰色,合胸黃色無斑紋,僅脊線、側片部顏色稍深,可依此與其他 灰蜻蜓屬(ORTHETRUM)雌蟲區別。腹部黃色,腹背兩側各一條紅褐色斑。未熟雄蟲體色近似雌蟲,隨成熟程度逐漸出現雄蟲特徵。

分布:中國(華南)、香港、中南半島、緬甸到 印度,琉球、台灣到 印尼。分布範圍廣,區分為數個亞種,台灣產稱 中印亞種(O. pruinosum neglectum);蘭嶼另有 西里亞種(O. pruinosum clelia)。分布從平地到海拔1600m以下地區,靜水域、沼澤、溝渠旁皆常見,數量多。成蟲除寒冬外,幾乎全年可見。

雙白蜻蜓 台北 內雙溪.jpg
♀蟲 台北 士林 內雙溪

杜松蜻蜓、鼎脈蜻蜓與 霜白蜻蜓是童年記憶中印象深刻的 蜻蜓,兒時玩伴間分別以“田嬰”、“青田嬰”和“紅田嬰”稱呼,算是 台北市區常見的3種 蜻蜓。霜白蜻蜓敏感程度低於 杜松蜻蜓,與 鼎脈蜻蜓差不多,偶能徒手捕捉;數量雖多,不若另兩種常見,抓到時總非常興奮。童年的記憶裡還有秋季滿天飛的 薄翅蜻蜓,這太靈敏,只能眼巴巴望蟲興歎。

霜白蜻蜓雄蟲攻擊性強,常見同種間纏鬥或突襲它種,似乎也特別容易在水田中見到護衛產卵的行為。另有一種習性,就是偶會在山巔、峰頂出現,尤其是岩石山峰。在這種其他 蜻蜓絕少出現的環境,本種雄蟲會停棲於巨石頂上,讓烈日曝曬;很納悶是跟隨氣流上來,或是追逐獵物到此?又為什麼不見其他種類,山頂上總是只見 霜白蜻蜓。

蜻蜓相關種類請點選:蜻蛉目 不均翅亞目

參考資料:台灣的蜻蛉 汪(良仲)澤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