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翅目 頸喙亞目 蟬科 蟬亞科 小蟬族
Pomponia linearis (Walker) 台灣騷蟬
別稱:台灣蜩
特徵:大型蟬,體長(不含翅) 雄:40~45mm、雌:30~32mm,體色以暗褐色及淡綠色為主,覆有些許金色鱗毛。頭部二褐色,約與中胸背板基部等寬,中央具綠色斑紋;複眼綠褐色,單眼紅色;複眼下方經前額、額唇基有明顯淡黃色橫帶斑紋。前胸背板暗褐色,具黑色中紋,中紋內有綠色縱紋;前胸緣片綠色,有3枚黑色斑點,兩端亦具黑色斑紋,側緣具齒狀突出。
中胸背板暗綠色,縱溝淡褐色,X字型隆起淡綠色,字型中央暗褐色。雄蟲明顯較雌蟲為大,腹部長,褐色,略透明中空狀;腹部明顯長於頭胸部,背面紅褐色,腹部尾節明顯有白粉。雌蟲腹部短於頭胸部,背側黑褐色,被銀色短毛;腹側黃褐色,被銀色短毛,產卵管部伸出尾節。翅透明,略帶很淡的褐色,翅脈基部起1/2為綠色,以外為黑褐色;翅脈上帶一節節明顯淡黃色斑,易分辨。
分布:台灣、琉球(八重山諸島)。台灣廣泛分布全島海拔1500m以下山地,為極常見種類,棲息於喬木 中、下層,加上個體大、鳴聲極大,容易引起注意。對樹種沒有特別選擇,不論 樟樹、楠木、楓香、杜英、朴樹、山黃麻...,只要樹木夠大就有 台灣騷蟬的蹤跡。
台灣騷蟬鳴聲非常嘹亮,在低海拔山區 高砂熊蟬、紅脈熊蟬、薄翅蟬、...等等其他種類根本無法相比,只有 爺蟬和 台灣熊蟬可與之抗衡。但 爺蟬僅出現於南部,數量又不多,僅局部地區稱王;台灣熊蟬鳴聲不急不徐,遇上 騷蟬氣勢稍嫌不足。牠的鳴叫方式急促「汪......汪......汪......汪~~~」、「 汪......汪......汪......汪~~~」的叫聲相當刺耳。
牠們喜歡在下午3~4點以後齊鳴,這時間通常是下山趕路,走在森林中遇到這種瘋狂鳴叫是很痛苦的,長時間的轟炸耳膜,讓人幾乎瘋掉。但台灣騷蟬的叫聲也非都是噪音,在陽明山地區,尤其 陽明山後山公園附近,台灣騷蟬的鳴聲蓋過其他吵雜聲,加上偶爾音調極高的 陽明山暮蟬(Tanna sozanensis)聲搭配,成為這裡黃昏泡溫泉的特殊享受。
早期的書介紹蟬分為兩種名稱,一種為「蟬」另一為「蜩」;通常體型寬胖的種類稱為 蟬,如 熊蟬屬、蟪蛄屬、薄翅蟬...等等;體型瘦長,雄蟲腹部長呈透明中空狀種類稱為 蜩,如 台灣騷蟬、陽明山暮蟬、台灣姬蟬...等等。古人對於 蟬 和 蜩 的分法,或許不是依照今日分類方式,但與今日分類大致上相同。 蟪蛄族、蝦夷蟬族稱為 蟬;蝟蟬族、小蟬族稱為 蜩。
蟬科相關種類請點選:半翅目 頸喙亞目
參考資料:台灣賞蟬圖鑑 陳振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