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ucaena leucocephala (Lam.) de Wit 銀合歡 [豆科/含羞草亞科]
Leucaena glauca (L.) Benth.
別稱:白合歡、白相思仔
特徵: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6m;樹皮灰褐色,嫩枝綠色,具短毛。葉互生,二回羽狀複葉,約有4~8對羽片;小葉10~20對,長橢圓形,0.7~1.2cm,葉背粉白色。頭狀花序,花瓣白色,線形。莢果12~18cm,內含10~20粒種子;成熟時黑褐色;種子褐色,具光澤。
分布:原產於 熱帶美洲,已成為泛世界 熱帶、亞熱帶侵略性植物。台灣見於全島低海拔地區,以河床、廢耕地及海邊荒地最為常見;在 中部空曠河床及 澎湖為強勢樹種,偶形成純林。花期以春、秋兩季較明顯。
銀河歡在原生地被區分為數個亞種或型,台灣當它是入侵植物,並未詳細去區分它。其生長速度快,具排他性,周邊其他植物不易生長,列名全球侵略性植物之一。本種 日治初期植物調查時已有紀錄,算是相當早歸化的外來種植物,長久攻城掠地,在許多地方已成大面積樹林。
豆科 LEGUMINOSAE(FABACEAE)為植物中四大科之一,這四大科分別為 蘭科(3萬種)、菊科(2萬種)、豆科與 禾本科(1萬5千種),剛好 單子葉、雙子葉各半;其他的大科 大戟科(7500種)、茜草科(5000種)、百合科(4000種)、...都遠遠落後。
台灣的 豆科植物從 喬木到灌木、草本,藤類從巨大的 血藤到嬌弱的 綠豆;有超過20公尺的高大喬木 大葉合歡,也有如 舖地蝙蝠草般數公分的小不點,種類超過200多種,長相大異其趣。依花朵型態區分出三個亞科(也有學者認為應分為三個科):含羞草亞科(MIMOSOIDEAE)、蘇木亞科( CAESALPINIODEAE)和 蝶形花亞科(PAPILIONOIDEAE)。
我並未刻意尋找 豆科植物,僅遇上時拍拍照,目前累積了50~60種。本來想搞清楚些再介紹這群植物,或許心思不在其中,始終很難釐出一個方向。考慮一直拖下去不是辦法,還是慢慢貼出來,藉著比對特徵、查閱資料或許能較接近它們;如果照片辨識錯誤或內容有瑕疵,還請前輩、先進不吝指導。
豆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豆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參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