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ododendron longiperulatum Hayata 大屯杜鵑 [杜鵑花科]
Rhododendron nakaharai Hayata
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別稱:中原氏杜鵑、爬地杜鵑
[註]近年被歸為 唐杜鵑(R. simsii),目前廣泛以 唐杜鵑稱之。
特徵:匍伏性灌木。幼枝被灰色或褐色伏刺毛。葉,厚,卵狀橢圓形,長約2cm;上表面被刺毛,下表面脈上被刺毛。花,單生或2~6朵簇生於枝端,磚紅色。蒴果卵形,密被茸毛。
分布:原被認為是 特有種,主要產於北部山區,除 大屯山、七星山生長於坡地上外,其他 汐止、石碇地區多生於岩石、陡崖和瘦稜間。
若考慮併入 唐杜鵑,分布地則廣佈於 中國、韓國、日本和 台灣等等 東亞地區。台灣分布於 北部山區及 恆春半島南北兩端,中部地區亦傳出有零星分布,詳細則不清楚。
中原氏杜鵑與常見的 金毛杜鵑(Rhododendron oldhamii)(花色相近,北部部份山區能同時見到兩種,常造成混淆。兩種杜鵑簡易分辨可用是否具線體區別,金毛杜鵑小枝及葉面具線體,摸起來會有黏黏的感覺;但這方法並不是每次都管用,部份植株需搓揉許久才有些微感覺。
其實兩種杜鵑花葉子差異很大,比較後會發覺質感完全不同。[圖1]是 中原氏杜鵑夏(春)葉,[圖2]為冬(秋)葉;除冬(秋)葉常柔毛稍長外,兩者無明顯差異。[圖3]是金毛杜鵑夏(春)葉,寬大,密被柔毛,[圖4]為冬(秋)葉,葉厚且較小。上圖很明顯看出兩種 杜鵑花葉子的差異,大屯杜鵑葉面上刺毛基部有明顯的暗色“點”,即使葉子枯黃掉落,依舊清晰可見。
分類的領域,學者個人主觀意識佔一定的影響程度,尤其是受人重視的科、屬,參與研究的人數多,爭議也大。有人喜歡細分種類,僅僅些微差異也可引經據典,硬是區分出 種、亞種或變種;這其中以 蘭科(ORCHIDACEAE)最為顯著,幾組人馬搶著發表新種。有些則不斷推翻前人觀點,視外觀不同為環境差異,將多個種類歸併成一種,杜鵑花屬(RHODODENDRON)就是其中例子。
台灣 杜鵑花屬植物原有20種(含一未定種),近年被併為14種。通常分類是愛好者(興趣者)最無法碰觸的領域,所以大多只能依照學者的分類摸索。可是多種 杜鵑花之間的合併多蠻橫呀,至少在情感上讓人無法接受;這是我一直不願意寫 杜鵑花的原因,等待多年依舊不見新的報告出現,覺得好無奈。
以 臺灣為管束植物簡誌為例,紅毛杜鵑(R. rubropilosum)可以依 葉緣反捲程度及葉柄長短,區分成兩個變種。玉山杜鵑(R. pseudochrysanthum)與 森氏杜鵑(R. morii)一個葉緣捲的不像話,一個平整,就需要合併?更不用說產在低海拔的 紅星杜鵑(R. rubropunctatum)了,三種全成了 玉山杜鵑,僅在其下列出其他學名;近似種 南湖杜鵑(R. hyperythrum)簡誌卻繼續列出。
再來更戲劇化了,大屯杜鵑匍匐性極強,素有 爬地杜鵑稱呼,葉子極小,長度通常在兩公分以下;花,磚紅色;產於 大屯火山群、汐止、石碇等北部山區。唐杜鵑(R. simsii),多直立生長,葉長可達5cm,植株高度常超過2公尺;花,深紅色;分布於 中國、韓國、日本和 台灣,台灣僅出現在 恆春半島。結果上述兩種都成了 唐杜鵑。
個人經驗,在同樣環境下栽培10年,樣式並不會有多大改變;大屯杜鵑永遠長不高,唐杜鵑卻矮不下來。這樣差異極大的兩種 杜鵑花,要說依學術分類合併成一種,無話可說。但兩種之地理區隔、植株型態、開花習性、...等等不同點,以一句「環境變異」說是 同物異名,然後拿掉 R. longiperulatum這個學名,是否無瑕疵?這樣難道沒構成 亞種或 變種的條件嗎?
杜鵑花科相關種類請點選:杜鵑花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