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草 新竹 竹北.jpg
新竹 竹北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  豬草  [菊科]

Ambrosia elatior L.

別稱:豚草、美洲艾

特徵: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株高30~150cm;全株被毛,上部分枝。葉二或三回羽狀分裂。雌雄異花同株,雄性頭花頂生,總狀排列,黃綠色;雌性頭花無花冠,長於上位葉中。瘦果包於總苞內成硬假果,成熟後脫落。

豬草 桃園 大園.jpg
桃園 大園

分布:原產於 北美洲,廣泛的歸化於全球溫帶地區。台灣分布於 大安溪以北之西北部海拔800m以下地區,以海濱地區較為常見。在 金門地區 豬草已成為侵入性植物,與 銀膠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併列為 金門兩大惡性雜草。

豬草在溫帶國家是出了名的雜草,美國、加拿大是農田主要雜草之一,中國是農民頭痛的野草,俄羅斯危害更是所有一年生雜草之首。豬草在地屬 亞熱帶的 台灣並不強勢,較常見的地區是 北縣 林口海邊及 桃、竹、苗海濱鄉鎮、低山區。豬草主要生長期在 夏季,每當氣溫飆高 豬草植株便呈失水狀,無法適應高溫;或許是這個因素,在上述地區它的數量無法與同是菊科外來種的 大花咸豐草(Bidens pilosa var. radiata)、美洲假蓬(Conyza bonariensis)相比擬。不過它頗耐乾旱,能在公路旁水泥地上生長,這點不能小看 豬草的能耐。

豬草 桃園 大園.jpg
桃園 大園

近年來國際上將 銀膠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和 豬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同列為危害作物的兩大害草,所以我特別將兩種野草擺在一起介紹。豬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本身不若 銀膠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有毒性,但其花粉會引起的呼吸道過敏,還是須小心。金門是 國內最早出現 豬草的地區,媒體報導下 豬草加上 銀膠菊讓民眾恐慌,今年6月份金門縣政府發起動員剷除兩種野草。台灣本島目前 銀膠菊由南往北越過 大甲溪,豬草尚未南下越過 大安溪;台中縣 大安鄉應該是指標,兩大雜草能否會合這裡是關鍵點。

豬草 北海岸 三芝.jpg
北海岸 三芝

豬草是因穀物進口而混入 台灣的,目前共發表兩種;分別是 豬草 及 裸穗豬草( A. psilostachya ),外觀分辨方式為植株大小及葉子羽裂深淺。台灣不同於溫帶國家,豬草並未如預期嚴重危害作物,出現地點大多在 路旁、荒地。但請注意照片中 豬草的葉子,是否與 (艾草;Artemisia indica)和 銀膠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長的很像?野外見到實體,三種 菊科植物外型上其實有相當的差異;但還是有誤認的可能性,採集 艾草(Artemisia indica)時還是要謹慎些。若無十足的把握,還是如網友 客家妹所言:『用買的!』較為保險。

菊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菊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臺灣的野花-低海拔1300種(三) 渡假出版社 林文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