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7年12月2日

南子吝山這個名字對我而言相當的陌生,是看到 旅聯網的遊記後才注意到有這麼一座風景優美的山。記得濱海公路初開通之時,每逢颱風、豪雨就會聽到公路坍方的報導,其中 南子吝山山腳也是常封閉的路段之一。這裡山勢直逼到海,是 濱海公路精華的開始,也是東北角國家風景區的起點。

好久沒一家五口出遊了,選哪裡呢?就選 南子吝山吧!理由如下:(1)沒走過有新鮮感;(2)在風景區內,不會讓老婆和女兒覺得與我出遊只有“爬山”而已;(3)太久沒爬山了,先選較輕鬆的路線活動筋骨。

南子吝山.jpg

出發前先瞭解一下 南子吝山的由來:濱海公路上的小漁村 南雅,當地人稱「湳仔面」,音與「南子吝」相近,百年前的地圖 臺灣堡圖上這裡稱為「南仔吝庄」,可能是選與地名相近音的漢字寫成「南仔吝」。如今地名改為 南雅,漁村西邊的獨立山頭仍沿用舊名稱 南子吝山。國民旅遊出版社的地圖上 南子吝山又稱 大埔尾山,海拔 196m,有一顆 土地調查局圖根點,附近另外還有顆鑛務課基石稱 南子吝東南峰,海拔 60m。

拜快速道路系統的完善,由 國道一號北上再轉 62號(萬里-瑞芳)快速道路很快便到海邊了,出口在 深澳灣附近,接上 濱海公路後開始有“旅遊”的感覺。過往 金瓜石道路的交叉路口不久,南子吝山便出現在眼前,山不高但看起來很憎獰。過 南子吝山腳下的明隧道後漁港出現了,將車子停在漁港旁的空地,開始今天的豋山行程。

瑞芳 南子吝山1.jpg

過馬路步入村莊就看到 旅聯網各篇介紹 南子吝山的文章都提到的 南新宮,由 南新宮往內走一下子大路終止,分成好幾條小徑,迷路了嗎?問一位正洗菜的 阿伯,他用類似宜蘭口音濃濃的台語說:「應該要順著廟仔前鋪的黃色磚塊走才對,不過這裡隨便哪條路都會通啦!」。繼續往前跨越小橋後即接上正途「南子吝步道」;接著就是 東北角國家風景區興建的之字枕木步道,越往上走風景越美,[圖1]枕木步道俯瞰 南雅漁村及遠眺 鼻頭角,[圖2]步道溪谷對面的山巒,注意中間陰影左邊…是坑洞嗎?好似坑洞又像陰影,該不會是『十八籃金』寶藏所在吧[註]。枕木步道結束後接石階山徑,[圖3]山徑兩旁的芒花也頗有看頭,我放慢腳步尋找菊科小花拍照,邊走邊拍,接近山頂時才發覺[圖4]兩個兒子已在頂上石板凳等候多時;忘了計算登山時間,大約花了40~50分鐘吧。

瑞芳 南子吝山2.jpg

南子吝山的視野真是沒話說,往西南方可見到 基隆火山群主脊的山蜂,[圖5]最右邊小凸起是 無耳茶壺山(約590m),尖峰為海拔713m 的 半平山(茶壺山)。緊鄰 半平山露出一小部分更遠山頭是 燦光寮山,為 基隆火山群第一高峰,海拔 738m,有一顆一等三角點,是 基隆地區唯一的一等三角點,照片左邊那座明顯的大山是 草山(715m)。[圖6]正西方可見由海中拔起的 雞籠山(基隆山),海拔 587m,右下角公路旁“白色V字”(圍牆)即第一張照片拍攝站立地點 。[圖7]東邊可見 鼻頭角像隻恐龍般深入海中。[圖8]西北方 基隆嶼在海中若隱若現,左側已模糊的陸地為 金山、萬里地區。

瑞芳 南子吝山3.jpg

因老婆身體不適,我們沒前往 南子吝東南峰便下到漁村,在漁村及漁港間穿梭閒逛後依原路回 台北。最後貼幾張此行拍的菊科野花:[圖9]蘄艾(芙蓉花),這種原生菊科植物繁殖力雖強,但在人們過度採集之下,野生族群一度幾乎消失;南雅漁村內到處種植著蘄艾,也讓附近野地、峭壁、岩縫間出現不少野生 蘄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 北美洲歸化野菊 粉黃纓絨花[圖10]在這裡也相當多,居民種植 蘄艾的空間也長了不少。[圖11]山徑旁因終年強風貼地生長的 刀傷草[圖12]即使開花也不會引人注意的菊科原生植物 台灣澤蘭,但它是極佳的蜜源植物,尤其對海岸邊常出現的 斑蝶。

瑞芳 南子吝山4.jpg

其他登山紀錄請連結:登山-三角點目錄

[註]十八籃金:是傳說中台灣最大的寶藏,藏寶地點就在東北角區域某處。有說是 清初 大海盜 蔡牽的寶藏,也有說是 二戰末期 印度聖雄 甘地副手 Subhash Chandra Bose (錢德拉‧鮑斯)來台灣時所藏的 印度建國基金,更有說是戰後 日軍將無法帶走的錢財分18處藏匿的地點。傳說終歸是傳說,但每次到 東北角旅遊「十八籃金」這幾個字總會在腦中閃過。就算沒「十八籃金」這個寶藏,這裡也是昔日 台灣金礦中心 九份、金瓜石、大粗坑範圍週邊,來這裡有一點『金』的遐想不為過吧。

參考資料:臺灣交通出版社 大台北登山路線圖(11)

                 旅聯網 南子吝山搜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