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7年2月11日

石門水庫因大壩位置稱石門而得名,這個石門是由 大漢溪穿過兩座山形成的,西邊 石門山(551m 一等三角點)東邊 溪洲山(577m 三等三角點)。若由管理局活魚街向南望,會感覺右邊(西邊)的 石門山較高,因為左邊的 溪洲山在大壩附近高度僅470m,山友們稱它 新溪洲山,有一顆 (殖產局補點)基石。我的目標不是它,是較靠近頭寮有顆三等三角點的 溪洲山。

一大早開車載著一家五口走國道3號,由大溪交流道下高速公路,一路跟著「復興 東眼山」的指標走,這條路是台7號公路,即俗稱的北橫。車經 慈湖過 百吉隧道後馬上右轉產業道路,行3~4km可見路旁棕色『大艽芎古道』指示牌,道路左側有可停數十部車的公有停車場,停妥車 開始今天的行程......。

古道是由大小不等的石塊砌成,上頭長著青苔有點滑,部分毀損路段改由枕木代替,一路爬升約15分鐘可到越嶺點,中途可見小巧的土地公廟,這是台灣民間古道的特點,兩端各有一間土地公廟,較長的古道在越嶺處也會有土地公廟,這應該與傳統民間認為山中多魅魍魎有關。

石門水庫 溪洲山.jpg

越嶺點有完整的指標系統,我們要到 溪洲山,必須離開古道改走稜線。依指標『觀景台20分鐘』方向走,慢慢爬升果然20分鐘左右來到觀景台,一旁的相思樹幹上寫著『菩提嶺』三個大字,這裡可以俯瞰 頭寮大池(新福圳)及更遠的 大漢溪。附近 烏鴉頗多,不時聽到啊!啊!啊!的叫聲,小朋友很少見到這麼大的鳥在天上飛,直嚷著是老鷹。休息過後繼續依指標「石門水庫 溪洲廟」的方向走,經過一段陡坡後來到 溪洲山頂,已闢為廣場,三等三角點6296號在廣場中間。這種橫式阿拉伯數字的三等三角點,屬於較晚期埋設的三角點,埋設工程一直持續到二戰期間,因人力不足等等因素才停止,但距今少說也65年以上了吧。離開廣場再前行1分鐘,路右樹林裡雜木上綁滿登山路條,此處有一顆 殖產局基點,有人稱為 竹篙厝山570m,實際上應該算是 溪洲山的別稱吧。

退回山徑繼續往前走,約廿分鐘來到一個大石頭觀景點,可看到苗圃及大壩方向的景觀,由此一路拉繩陡下,繩索共分為兩大段......。在兩段中間休息點往下看,算一算前面至少還4個山頭,且不知山路下到哪裡。再翻地圖,如果改由苗圃下石門水庫邊,距離停車處少說要踢2公里公路,算啦~今日到此就好,看看手錶11:50了,還是快快下山找個地方吃午餐吧!

其他登山紀錄請連結:登山-三角點目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