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13年(1924年)完成的 桃園大圳灌溉系統,12條支圳連結240多口埤塘,讓原本的看天田成了糧倉。其中1支圳因為經過 桃園區,隨著市區發展,埤塘逐漸消失,這點在「桃園.蘆竹 1支16號池 ( 桃園大埤 )」中有提到。近年 桃園市區更大幅擴張,文中所列舉的 大樹林庄、中路庄、埔仔庄都蓋滿了高樓豪宅,該文提到不知存廢的1支15號池目前續存,這篇就來看這座埤塘。
2022年9月15日
1支15池
有事到 桃園,回程經 桃園莊敬路,便隨手拍了幾張 1支15池景觀,這口埤塘我以前就拍過幾次,照片沒整理,不知從何找起,這篇的照片都是這趟拍的。2008年莊敬路續建寶慶路以西部分,1支15池面積略小於1支16號,約7、8甲大吧,在 桃園眾多的埤塘中屬於中型規模。灌溉區域應該是其西北側到 茄苳溪的範圍,這區塊尚未施行入都市計畫,或許是它被保留的原因吧。目前莊敬路再往西接上富國路,富國路南側接上110縣道,這部分若規劃都市計畫,1支15池的存廢就難判斷了。
桃園大圳所屬埤塘通常以□支□號池稱之,有些埤塘有固定名稱,如 橫山大埤(5支11池)等較知名埤塘,部分埤塘問居民會得到不同名稱,因此個人習慣還是以□支□號池稱呼它們。在繪製地圖時發現 內政部 測繪中心的地圖在1支15號池標上了「銀店埤」名稱,地名隨官方認定而改變是常態,所以我地圖上也標上 銀店埤。莊敬路將1支15池分為兩部分,南半部較小,池畔南側蓋了一棟豪華「皇家薇庭」婚宴廣場,有廣闊花園,看起來很高檔。
桃園(區)的土地公廟數量和密度冠全台(鄉、鎮、市、區),其中 埔仔數量最多,上面地圖是 埔仔的 中埔段,土地公廟超過十座。找一下,我以灰色□白色『福』字代表土地公廟位置,試試看能找出幾座吧。
埔仔
站在莊敬路往東側望,高樓大廈櫛次鱗比,從這裡往南一直延伸到 桃園舊市區在 清代、日治初期是 埔仔庄的範圍,大正9年(1920年)行政區域變革,成為 桃園街轄下的大字「埔子」。最南邊的「北門埔仔」在 日治時期已成 桃園市區的一部分,民國50、60年(1961~1971年)「埔子」房子也蓋起來了,現在已蓋到國道1號高速公路南邊,而且是豪華的高級住宅區。因為幾年前 班對老同學搬到 中埔的新宅,埔子變成常來的地方,興趣自然而生。
台灣的地名稱『埔』者,是城鎮旁的遼闊荒地,通常也是城鎮發展最佳的腹地,「埔仔庄」就是 桃園城的本錢。但此地的“埔”卻非起自遼闊荒地,而是“鋪”。雍正年間(1678~1735年)開設 淡水廳官道,由廳治所在的 竹塹到千帆林立的 新庄,即 新竹到 台北的官道。官道沿途設置11處郵遞(傳)鋪,此地為 南崁鋪分汛地,駐紮3名鋪兵,居民稱為「鋪子」,日治初期土地調查,同音加上地貌類似誤植為「埔仔」,之後又由“埔仔”逐漸轉變為“埔子”,如今 北門埔仔、頂埔等老地名少聽到了,而有 中埔、東埔、新埔等小地名出現。
桃園大圳1支圳因鄰近 桃園,發展時間早,所轄埤塘多已成為住宅、官方用地或公共空間,保存的有 1支16號池和 1支4號池,已開闢為休閒觀光埤塘,成為 桃園的重要資產。目前水域面積遼闊者僅餘1支15號池,如果能留下來,在豪宅林立區塊有個這麼寬廣的空間,那會是非常珍貴的景觀。
其他水域紀錄請連結:河川-水系目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