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嶺隧道南口.jpg
舊草嶺隧道南口

明治41年(1908年)縱貫線全線通車後,臺灣總督府接著計畫 屏東線鐵路及 宜蘭線鐵路。這兩條 縱貫線延伸鐵路各有其需要克服的難關,屏東線難題在「下淡水溪(高屏溪)鐵橋」,長達1,526公尺,長度冠全台;宜蘭線的困難則是需鑿山開隧道,其中「草嶺隧道」及「三貂嶺隧道」,長度分別是2,166公尺及1,852公尺,排名分別為一、二名,原本 縱貫線(山線)最長的「九號隧道」(1,270公尺),落居第三。

[註]宜蘭民謠《丟丟銅仔》裏的“磅坑”指的就是這 草嶺隧道。

草嶺隧道.jpg

宜蘭線鐵路於 大正6年(1917年)開始興建,由 八堵經 瑞芳、雙溪、頭城、宜蘭、羅東到 蘇澳;其中 侯硐到 大里段工程艱鉅,開鑿了上述兩座隧道,於13年(1924年)全線通車。其中最長的「草嶺隧道」名列 東亞長隧道之一,保持 台灣最長隧道頭銜超過50年,直到 北迴線諸多長隧道出現。民國75年(1986年) 宜蘭線鐵路雙軌化通車,「草嶺隧道」走入歷史,封閉隧道口;民國93年(2004年)7月公告為縣定古蹟,94年(2005年)8月重新開啟,以「舊草嶺隧道自行車道」展現新風貌。

草嶺隧道1.jpg

隧道「北口」前約100公尺處涼亭下方有紀念石碑一座[圖1],此為紀念工程監工 吉次冒七郎紀念碑,其人於工程期間病逝,於完工通車時立碑記念。隧道洞口高5公尺,壁面以紅磚建構[圖2],對稱三層階梯式女兒牆裝飾,由當時 總督府 交通局 鐵道部長 新元鹿之助 提「制天險」碑[圖3]。宜蘭線初建時採支線規格,全線單線通行,後因重要性增加,逐步提升鐵路規格。長2公里多的隧道壁面以紅磚砌築,每百公尺間距設「避車室」[圖5];路面些微有上坡感,至隧道中央處最高再微降至「南口」,以利於排水。[圖4]為 自行車道地界設施,至此僅餘約1/4路程即出「南口」。

草嶺隧道.jpg

「南口」[首圖]建築形式同「北口」,出口處地形較寬廣,紅磚壁橫面寬闊;隧道口正上方置「白雲飛處」碑[圖6],落款人為 總督府 總務長官 賀來佐賀太郎。若以 縱貫線 台北北上「樟樹灣(南港)隧道)」,由 首相 伊藤博文 提「開物成務」碑、苗栗山線南下「苗栗隧道」,由 總督 兒玉源太郎 提「功維敘」碑相比較,宜蘭線隧道題字人的份量顯然差了許多。不過,日治時期 總督不一定常駐 台灣,此時 民政長官權力形同 代理總督;「南口」由 總務長官落款,其實與 舊山線 七號、九號隧道口由 民政長官 後藤新平 題字,官階是一樣的,只是個人知名度較低。

[註]日治時期 台灣總督府 民政長官為政策的實際執行者,任期通常配合 總督;其職稱略有變動,大正8年(1919年)以後改稱 總務長官。 

草嶺隧道2.jpg

出「南口」視野寬廣,海岸線就在眼前,鐵路從這裡直到進入 外澳車站前,緊沿著海岸線闢建;昔日 宜蘭遊子在這段路,看著海中 龜山島[圖7]轉頭,就知道回家的路近了。民國69年(1980年)北迴線開通後,宜蘭線提升為東部幹線,單線鐵路不敷使用,於是著手雙線計畫,75年(1986年)全線完成雙線通車。新的「草嶺隧道」[圖8]擔綱運輸重任。雙線鐵軌的新隧道洞口書「草嶺隧道」四個大字,頗雄偉,長度超過舊隧道達2,282公尺;不過因為 北迴線超過2公里的隧道有十幾座,它僅僅是 東部幹線諸多長隧道中的一座。

台北縣.jpg

其他鐵路相關文章請連結:鐵路印象目錄

參考資料: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

                 遊客中心及展示館摺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