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眼與 順風耳有 金精將軍、水精將軍之稱,相傳在 桃花山作亂,被 媽祖收服後成為 媽祖的左右護法。媽祖信仰是 台灣民間 關帝、觀音、媽祖和 王爺四大信仰之一,近年 大甲 鎮瀾宮、白沙屯 拱天宮等 媽祖回娘家的「出巡遶境」活動興盛,更讓 媽祖信仰有躍升最大信仰之勢。媽祖繞境最顯眼的就是 千里眼、順風耳兩尊“大仙尪仔”,有時還好幾對,隨著遶境活動越辦越大,兩位知名度也越高,在護法神祗中無出其左右。
台灣的 媽祖廟數量非常之多,大多數城市、鄉鎮和漁村都有自己的 媽祖廟,有些還不只一座。以 台灣門神的多樣化來說,以 千里眼、順風耳當 媽祖廟的門神,是很好的選擇。實際上在 媽祖廟卻很難見到 千里眼、順風耳的門神,北部地區 媽祖廟以 神荼、鬱壘居多,次間搭配 宮娥、太監;中部 彰化、雲林及 嘉義則會以 雙龍門神在主門,次間則是 宮娥、太監或 宮娥、太監搭配組;南部則以 秦瓊、尉遲恭>居多,次間與北部、中部一樣。
媽祖廟不易見到 千里眼、順風耳的門神,反倒是其他 神祗為主神,廟內有 媽祖殿時有機會見到兩位當門神,這組門神書籍、網路上都見過,不過多年來我始終只拍到兩幅。今天是 農曆3/23 媽祖生,貼 千里眼、順風耳門神祝賀再適當不過,就先貼這兩幅門神,往後若拍到,再陸續增加,同時介紹拍攝的廟宇。個人的一個想法,廟宇越多人去越興盛,偷兒也不致於偷拆廟門,所以儘量公開少見門神資訊,供同好參考。
[圖1]是 台北後車頭(火車站)的 佛祖廟 普濟寺的門神,這是一座傳統民間佛教的寺廟,一樓中央神龕內供奉 觀音菩薩,左邊神龕主神是 關聖帝君,右邊神龕為 天上聖母。普濟寺三座門的門神搭配非常有趣,中間對應 觀音菩薩是 韋馱、伽藍,左邊是 關公隨將 關平、周倉,右邊是 媽祖身邊的 千里眼、順風耳。依照畫風,此幅作品原畫應該是 許連成先生,很明顯已經重新繪製過。
[圖2]是 後龍 烏梅的 福寧宮,福寧宮主祀 倪府王爺,倪府千歲又稱 倪府聖公爺或 昭福侯,南宋時 泉州 晉江人,抗 元犧牲,百姓祭祀。根據 福寧宮沿革,本廟創始於 乾隆16年(1751年),是自 泉州恭迎而來,廟宇經多次重建,最近一次是 民國71年(1982年);廟宇樓高3層,一樓供俸 倪府千歲,二樓為 媽祖殿,三樓為凌霄寶殿。門神可能也是這次重建時彩繪的,相當精彩,除二樓的 千里眼、順風耳外,三樓門神是 托塔天王與 聞太師。
門神相關文章請點選:門神系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