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菫菜 新竹 尖石.jpg
新竹 尖石

Viola shinchikuensis Yamamoto  新竹菫菜  [菫菜科]

特徵:多年生草本,具地上莖,高可達25cm,節上生根,密生基生葉。葉,心形,先端短漸尖或銳尖,基部心形;圓齒狀鋸齒緣,下表面灰綠色。葉柄長3~10cm,無翼;托葉狹披針形,邊緣呈流蘇狀剪裂。花,近白色至灰紫色,末端略呈黃綠色;側瓣基部具鬚毛,基瓣帶暗紫色條紋;花距短,萼片狹披針形。蒴果球形,種子大、數量少,褐色。

新竹菫菜 新竹 尖石(1).jpg
新竹 尖石

分布:特有種,主要分布於中海拔地區,族群較為零星,會混生於 喜岩菫菜(V. adenothrix)、台灣菫菜(V. formosana)等量大 菫菜(VIOLA)的群落中。

在 新竹 尖石的中海拔山區遇到一大片 喜岩菫菜(V. adenothrix),當中零星混著一些開紫色花朵的植株,很明顯是都是 紫花菫菜(V. grypoceras),看著看著發現還夾雜著陌生的種類。看著短短的花距、側瓣基部有緣毛,地下莖似有似無,當作是 喜岩菫菜的深色花型。照片貼於 自然攝影中心,才知道原來是 新竹菫菜。

新竹菫菜 新竹 尖石(3).jpg
新竹 尖石

區別 菫菜(VIOLA)讓人頭疼,方法各異綜說紛紜,即使 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及 台灣植物誌這兩部具指標性的書籍,對 菫菜的看法也不盡相同,就算有興趣,也不知從哪裡切入。2009年 台師大 王震哲老師的演講『菫囊妙計』,對 台灣 菫菜屬(VIOLA)植物探秘,成為許多愛好者揭開神秘面紗的依據。

個人習慣上先以是否具“走莖”來切割,在 喜岩菫菜內文列出具走莖的8種,剩餘10種即不具走莖的種類,如此一來好像變得容易了。實際上呢?還是很麻煩哩,另有一群 鳥嘴柱頭群 (Trigonocarpae group)計 紫花菫菜 (V. grypoceras)、翠峰菫菜 (V. obtuse var. tsuifengensis)和 新竹菫菜 (V. shichikuensis)3種;它們無走莖,但有明顯直立的地上莖,在經驗不足情況下誤將歪斜的莖當成走莖,是有可能的。

新竹菫菜 新竹 尖石(2).jpg
新竹 尖石

部落格從 小菫菜(V. inconspicua sub. nagasakiensis)介紹起這群可愛的小花,幾年下來低海拔的種類已熟悉,通常看一眼即知道是哪一種;至於中、高海拔種類,因接觸較少,處於誰是誰打轉階段,仍在摸索中階段。新竹菫菜即是如此,在不常見的情況下,下回再見時是不是能一眼認出呢?總是要對自己有點信心吧,呵呵。

菫菜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菫菜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參卷

                 菫囊妙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