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苑裡 東里家風(2).jpg
東里家風

今年 員工旅遊行程的第一站是 苑裡 東里家風,這是位於 苑裡坑 中溝 鄭氏聚落中的一座三合院。中溝鄭氏 乾隆中葉入墾此地,開台祖為 閩籍 鄭幼,因膝下無子將大片田產贈與協助開墾的 粵籍 鄭氏昆仲,感念其恩,尊為開台祖。傳承至四代祖起大厝,建起了 鄭氏古厝,依序再蓋了 東里家風等宅邸。

苑裡(1).jpg

苑裡坑 鄭氏住宅群規模不小,從靠近 苑裡(西)端起的 鄭氏古宅群、東里家風至 苗40線(青山巷)旁的日式老宅,形成長約250公尺的聚落。依據 鄭氏子弟說法,四代祖有四大房,苑裡(西)端的有  門樓的宅院為大房,依序二房、三房直到 苗40線公路下方的四房。

苑裡 東里家風.jpg
鄭氏古厝

鄭氏古厝門樓頗精緻,門額及交趾陶裝飾毀損,秀(正)面紅磚嵌著花瓶石雕[圖1],雕工純熟手法細膩,是上乘經品。對看堵石雕左麒麟、右鳳凰[圖4],都是四靈之一,取吉祥之意。水車堵雕塑鰲魚圖樣[圖2],意在防火。門樓內面樑上擺置多種昔日農具[圖3],成為民宿後可供展示。

苑裡 東里家風.jpg

鄭氏古宅似乎已無人居住,雖然大門敞開,但私人宅邸不便私闖,在門外拍完照片即打算離開;裡面走出一位先生,他們巧來此整理環境,打算打造為民宿,活化老宅邸。獲得許可走入 門樓,偌大的稻埕長滿雜草,看來修復工程還需花費很多精神。

苑裡 東里家風 榮陽堂.jpg
苗栗縣苑裡鎮苑坑4號

通過稻埕最裡側是 鄭氏公廳[上圖],公廳的樣式帶點 日式風格,屋頂鋪上傳統紅瓦,木製大門上木製門額書『榮陽堂』,地址為 苑坑4號。鄭氏古厝群中有許多這樣日式混合傳統式的房舍,其建物年齡都約有80年,推測原因應該與 1935年 關刀山大地震有關,當時基於安全考量,地震後重建房舍以木材取代磚塊。

苑裡 東里家風(2).jpg

在 鄭先生帶領下走入來台第四代 大房的三合院[圖5] ,這是附近最寬敞的三合院,門牌號碼 苑坑5號;左右護龍依地勢各自發展出規格不一樣的房舍群[圖6],左護龍 過水有 古井,供飲水,穿越屋舍後有一口 湧泉[圖7],是 浣衣的場所,生活機能完備。走出 鄭氏古宅,旁另有一正在曬稻穀的稻埕,這座合院門牌是 苑坑6之1號[圖8],門額寫著商號『鄭隆盛』。

苑裡 東里家風(1).jpg
東里家風 大門

『鄭隆盛』宅旁隔著小車道就是頗具知名度的『東里家風』,它的格局與 鄭氏古宅一樣,大門進入後是寬廣的稻埕,正堂另有一道門[圖9];這是一座完整的三合院,門牌為 苑坑8號,三合院內粗大的 龍柏成蔭,無法拍攝全景。正堂 明間都採斗砌磚牆[首圖;圖10],這種牆隔熱效果佳,同時防潮,缺點是不耐震。

苑裡 東里家風(1).jpg

『東里家風』地勢平整,發展成左三右二護龍的大型三合院,左側過水[圖11]目前提供遊客吃“割稻飯”的空間,所謂的“割稻飯”就是大鍋飯,盛好飯菜自己找空間吃飯;右側護龍改建為市集,提供遊客選購紀念品、伴手禮,樣式頗多。右護龍外側另有殘破土角農舍一座,後方為百年大榕樹[圖12],大榕樹地勢稍高,可看到小車道另一邊的 鄭氏古厝及 鄭隆盛後方。

苑裡 東里家風 鄭宅(1).jpg
鄭基煬先生宅

與 東里家風隔著圍牆是一座 日式宅邸,一樣有著寬廣庭院,目前居住者為 鄭基煬老先生,老先生40年前以養 牛蛙著名,有國際媒體專訪並製作節目。打出知名度的『東里家風』也是 老先生穿針引線下,促成族親同意,開啟了老宅修復,成為電視公司拍片與遊客休閒、旅遊場所。

苑裡 東里家風 鄭宅.jpg
苑裡坑 鄭宅,四房派下宅邸

再往前隔著連接 苗40線(青山巷)公路的車道,另有幾座傳統與日式混合的大宅,若我沒搞錯,這是 鄭先生所說四代四房派下族親居所。這些日式黑瓦、磚造或木造房舍都約是80年歷史,與 鄭氏公廳同年代,應該都是和 1935年 關刀山大地震有關。

苑里坑遠望群山.jpg
苑裡坑遠眺,右側前山為海拔90m的 印斗山,最遠處是海拔達2000m多的 加里山山脈。

苑裡坑另有『迎薰樓』何氏老宅、蕭氏大宅,苑裡 客庄有 蔡氏古宅及另一座 東里家風古宅;苑裡街區老街天下路成排的街屋,建國路上的經典老宅;房裡古城內『蔡泉盛號』等眾多老宅,北側 鐵路以西有 西邊厝 張氏住宅群。苑裡留存下來的傳統老宅數量多,建築格式豐富,待日後再介紹。

其他古蹟請點選:古蹟地圖

參考資料: 東里家風

                  鄭先生口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