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竹北 六家 林家祠.jpg
「林家祠」

竹北 六家的古厝群規模龐大,為 北台灣現存最大 客家單姓聚落古屋群,只有 新屋的 范姜古屋群可與之相較。每次路過此處,若時間允許,我總會從大馬路(自強南路)彎入小巷中,思古幽情一番;在蛻變的 竹北市,高鐵特定區內,留下這大片的 客家古屋,誠屬難得。

六家古厝群我在「端午連假--- (二) 新竹‧新竹市區、竹北 行腳」中簡單介紹過,當時僅有「問禮堂」修復完成。前陣子路過,發現另一座代表性三合院「林家祠」也修繕完成;巷口 土地公廟「永昌宮」旁另一座「問禮堂」也完成了,皆名列歷史建築物;後方還蓋起了類似 客家土樓的圓形大建築物,為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校舍。完工後與「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相連,相信這裡會成為熱門的 客家文物中心,屆時必定車水馬龍,尋不回今日的悠閒。

竹北 六家古厝.jpg
「問禮堂」(小)

六家原名 六張犛,乾隆14年(1749年),來自 廣東 潮州 饒平的 林氏來此租地開墾,之後邀親族相繼移墾於此,合計林姓 欽堂公、孫彰公、居震公、先坤公、孫服公、孫壇公六位先祖,共同建立基業。乾隆51年(1786年) 林爽文之役,林氏族人 先坤公以其人合、財力組成義民軍,協助平亂,御賜「褒忠」匾,成為 六家地區領導人物。

整個 六家 林姓宗族各聚落所組成的範圍,在當時不但建有3座隘門,並在聚落四周沿著溝渠種植刺竹作防禦,聚落儼然小型城池。本文所描述的古屋群為 先坤公家族聚落,其中以「林家祠」、「大夫第」、「問禮堂」為代表。另外其東北邊,已闢為「客家文化保存區」孫檀公之子 象賢公、和 象明公所建的「新瓦屋」也一併介紹。

竹北 六家.png

從自強南路 土地公廟「永昌宮」小巷進入,先是一座坐北朝南傳統三合院「問禮堂」[首2圖],接著便是「林家祠」[首圖],此為 林氏宗親會所在,正廳供奉 林家祖先牌位,建築裝飾華麗。可惜兩座合院皆未開放,無法入內參觀。緊鄰是蓋著鐵皮尚待修復的「忠孝堂」[圖1]及後方遠處看不清堂號的另一座合院。

接著是燕尾高翹的「大夫第」[圖2],是 先坤公之子 國寶公於 嘉慶年間所建三合院。屋內懸掛著十餘塊匾額、屋前有旗杆座礎石;這是古屋群中唯一保存較佳的一座,廳堂內有燭火,顯示有人管理。依現場情況,「大夫第」並未列入修復行列,可能其仍為 林家子弟所有;其他古厝修繕後都掛上「國立 交通大學 客家文化學院」,將來都將成為研究教學場所。

竹北 六家 林氏古屋群1.jpg

最內側是六座古厝中唯一面向不同,坐東朝西的「問禮堂」 [下圖] ,是 先坤公之孫 秋華公於 道光12年(1832年)所興建;秋華公 道光年間中 武舉,建公堂、豎旗桿、掛雙斗立家法。「問禮堂」面寬五開間,為傳統 客家四合院建築,以卵石砌成的牆腳、土埆磚牆與白色灰泥牆面[圖3]

來此數次,總會聽到有人批評古蹟不該修復的那麼新,這是頗奇怪的想法;若古建築保存完善,它看起來應該還很新。[圖3]的照片是去年拍的,本次前往,白牆那道水漬已經擴大且污黑;氣候因素,我們的建築保存不易,才一年多光景,已有明顯差異。所謂的“古蹟”在於它的年代,而不是外觀殘破。

竹北 問禮堂.jpg
「問禮堂」

「問禮堂」是昔日 林氏宗族的裁判所,若有家族子弟犯錯、違規,長者們便在此開堂審問,情節重大者還會送入後堂囚禁;這樣一座家族法庭兼刑堂,全台僅見,現已被列為三級古蹟。修復後的「問禮堂」周邊植有竹林,保持著傳統 台灣農村景觀,稻埕還擺放著一輛牛車。

「問禮堂」側邊尚保留「新金順」殘蹟,該建築原為 林氏的商號,還附設碾米廠。另外竹叢間有小祠「義靈祠」[圖4],為「閩粵械鬥」時頂替 林家子弟入罪的拳師 朱阿羅衣冠塚;林氏子弟為感念其恩,建祠祭拜,尊稱其「朱羅伯公」,成為聚落的 土地公。

竹北 忠孝堂.jpg
新瓦屋「忠孝堂」:新竹縣竹北市文興路一段123號

再來是 古厝群東方另一處 林氏聚落,隔著 文興路的對角,整個街廓是一座公園。新瓦屋為 林氏 孫檀公之三子 象賢公、和四子 象明公於 嘉慶10年(1805年)所建公廳,族人稱為「新瓦屋」。林氏子弟以「忠孝堂」為核心逐漸發展成為一處整體性的單姓聚落。

民國40年(1951年)新建外門樓[圖5]及圍牆,林氏堂號「西河」高掛稱「西河世第」。 民國62年 象賢公、象明公派下10大房合力出資,改建「忠孝堂」及外門樓為RC建築,整體翻新結構,但依舊維持原本格局及樣式。

竹北 六家 林氏古屋群2.jpg

「西河世第」新瓦屋範圍內,有傳統三合院聚落[圖6],有土角厝[圖7]、紅磚屋[圖8]、水泥平房、樓房,呈現出從 清代、日治時期、國府時期到現代各個時期民居建築。整個街廓有著各時代建築,全併立而存,儼然是一座跨越時空的聚落,這是自然的農村發展景觀。

因高鐵新市鎮,居民原本已遷出聚落,在各方聲援及居民努力下,終於搬回祖居地。現在這裡已是「客家文化保存區」,內有 公廳、民居、展示館、電影院;並且保存三分耕地,分為稻田、菜園、水塘,是一處“活”的古蹟園區。新瓦屋其他圖片可連結「端午連假--- (二) 新竹‧新竹市區、竹北 行腳」觀看;或是建議跑一趟 竹北親臨現場,感受濃濃的 客家氣息。

其他古蹟請點選:古蹟地圖

參考資料:行政院客委會 新瓦屋聚落保存

                 竹北市公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