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當歸 大屯山.jpg
台北 大屯山

Angelica dahurica (Fisch.) Benth. & Hook. var. formosana (Boiss.) Yen  野當歸  [繖形科]

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 Hook.

別稱:台灣當歸、白芷(中國)

野當歸 大屯山(1).jpg
台北 大屯山

特徵: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體高1~2m;莖粗壯,基部徑2.5~5cm,中空。葉,深裂至羽狀複葉,小葉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鋸齒緣,先端漸尖;葉面糙澀,感覺有粗糙微毛;葉柄基部擴大為葉鞘狀,半抱莖。頂生複合繖形花序,花朵數量眾多,最小單位之繖形花序20~40朵;花白色,花瓣倒卵形,無毛。果,離果,長圓形至卵圓形,長5~7mm;常帶紫色,果柄下垂。

野當歸 大屯山(2).jpg
台北 大屯山 較小規模的複合繖形花序

分布:原(承)名變種分布於 西伯利亞、中國(東北、華北)、韓國、日本。變種 A. dahurica var. formosana 僅分布於 台灣,為特有變種,與原(承、指)名變種差異在於果實與種子被微毛。台灣分布主要集中於 大屯山火山群的 大屯山,以 大屯車道兩旁數量最多,其他地區則很少見。

野當歸.jpg
左:單一繖形花序 花、果,右:花、果近拍

野當歸每年春季開始冒出新芽,花期約在夏季,這時節 大屯山車道兩旁開滿 野當歸,數量非常的多。其複聚繖狀花序上成百成千的小白花,是許多訪花昆蟲聚集的場所;花的高度約1m多些,觀察非常方便。靜靜地觀察這些昆蟲在做什麼,是一大享受。

野當歸 台北 大屯山.jpg
台北 大屯山

當歸屬(ANGELICA)植物廣泛用於 中國醫藥,其中以 當歸(A. sinensis)最為出名,是重要中藥材。本屬植物不止 中國人拿來當藥材,東亞各民族也都視其為藥用植物,包括 西伯利亞的 愛斯基摩人以及 北海道的 愛奴人都有使用。據悉 野當歸(A. dahurica var. formosana)除了貌似 當歸外,無 當歸的功效;況且 野當歸好像只出現在 陽明山國家公園核心區域,到這種地方採這麼大個兒的藥草,一定會得不償失。

野當歸%26;濱當歸.jpg

當 野當歸(A. dahurica var. formosana)正在 大屯山上開始瘋狂綻放時,山腳下 北海岸地區的同屬兄弟 濱當歸(A. hirsutiflora)盛開期漸近尾聲,離果逐漸豐碩聚合成球形。兩種北部較易見到的 當歸屬(ANGELICA)成員,外表有一定的差易;野當歸(A. dahurica var. formosana)花序總梗為標準「複合繖形花序」,次梗後呈「繖房花序」,遠觀花朵聚生如盤;濱當歸(A. hirsutiflora)花序總梗近似「圓椎花序」,次梗呈「繖形花序」,遠觀花朵聚集成球狀。

繖形科相關種類請點選:繖形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參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