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花黃堇 北海岸 老梅.jpg
北海岸 老梅

Corydalis koidzumiana Ohwi 密花黃菫 [紫菫科/罌粟科]

Corydalis formosana Hayata

Corydalis orthocarpa Hayata

密花黃菫 北海岸 萬里.jpg
北海岸 萬里

特徵:二年生草本,植株高40~50cm,莖粗大,呈之字折曲,枝條常對生;枝條灰綠色偶呈紅褐色,具溝槽。基生葉二回三出複葉,羽片卵形至橢圓形;上表面翠綠色,下表面灰綠色。總狀花序,花密生,花序軸長約4~8cm;花冠長約1.5cm,黃色,花距長度約花瓣之2/5;苞片披針形,全緣,長度與小花梗約等長。蒴果紡錘形,長約2cm,於種子間略縊縮;種子扁圓形,徑約2mm。

密花黃菫 北海岸 萬里(1).jpg
北海岸 萬里

分布Corydalis formosana原被認為是特有種,近年發現 C. koidzumiana 福建亦有分布,台灣黃菫(C. koidzumiana )不再是 台灣特有種。本種在 台灣主要出現在海邊,北海岸、東北角海岸海邊沿岸、海岸林下,以及公路兩旁常見。

紫蓳科(FUMARIACEAE) 紫蓳屬(CORYDALIS)是個龐大的屬(genus),成員多達400多種;但因複合群多,分類上頗不穩定,部落格參考 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分類,台灣歸類為8種。近年 紫蓳科(FUMARIACEAE)從 罌粟科(PAPAVERACEAE)分出,又有論點認為應該合併成為 紫菫亞科(FUMARIOIDEAE),其下未更動。

密花黃堇 北海岸 老梅(1).jpg
北海岸 老梅

台灣的 紫蓳屬(CORYDALIS)成員以開黃色花居多,經學者整合後約有6~7種,並不是很好分。判斷 密花黃菫(C. koidzumiana)有個簡易辨識方法,本屬中果實在種子間略縊縮呈串珠狀的有兩種,分布於海邊、低海拔山區者為本種,分布於中、高海拔者為 黃菫(C. pallida)。其他種類 彎果黃蓳(C. ophiocarpa)蒴果強烈蛇狀彎曲,台灣黃菫(C. tashiroi)果實呈平直的線形,另幾種稀少不易遇見,可依上述簡單地區別出各種黃色係 紫菫(CORYDALIS)。

密花黃堇 北海岸 跳石.jpg
北海岸 跳石

部落格目前介紹的 維管束植物約落在40個科(family),超過400種植物,以我的速度光這40個科再寫個幾年也寫不完;可是總有些常見野花不在所寫的範圍,所以每年會增加個幾個科(family),慢慢將常見又引人注意的野花補上,增加常見植物比對的完整性。

春季北海岸、東北角海岸繽紛色彩中,黃色系野花以 石板菜(Sedum formosanum)與 菊科(ASTERACEAE)各種野花主;其他如 密花黃菫(Corydalis. koidzumiana)、酢漿草(Oxalis corniculata)、蓬萊珍珠菜(Lysimachia remota)、...等等也都算重要角色。補上本種,黃花系常見的種類大致上都寫了。

紫菫科相關種類請點選:紫菫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貳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