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merocallis fulva (L.) L. 萱草 [百合科/刺葉樹科]
Hemerocallis fulva L. var. aurantiacea (Baker) Hotta
Hemerocallis aurantiacea Baker
別稱:橙萱、金針、金針花、黃花萱草
特徵:多年生草本,植株高60~80cm,具肉質短根莖。葉基生,二列、簇生,線形,長可超過35cm,寬約0.8~1cm;基部抱莖,鞘基常見龍骨狀突起。花莖自葉叢中伸出,長可達90cm;聚繖狀圓錐花序,著花3~9朵,單朵接續綻放;花冠橙黃色,花被片6,內3外3,合生呈漏斗狀;雄蕊6,突出花被外,花藥橙色至橙紅色。蒴果,長圓形,長可達4cm。
分布:金針是 中國、日本古老的栽培植物,也出現在 中亞及 歐洲,其原產地不詳。台灣引進栽培時間甚早,可能早在 西荷時期即出現。花期3~10月,依栽培品種、生長環境有所不同。
北部 大屯火山群梯田區栽培歷史悠久,行走其間,可見小面積栽植;部分廢棄梯田,偶會見到零星的野生個體出現。近年 花東縱谷山區大面積栽植,花蓮 玉里 赤柯山、富里 六十石山以及 台東 太麻里 金針山,數百公頃栽植。每年8~9月,金針花海已成為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重要觀光資源。
中國自古的詩詞,多有描述 萱草典故,多半與 母親、遊子有關,於是 中國人將 萱草視為代表 母親的花卉。母親節寫這種花朵很適當,在此祝福天下 母親佳節愉快。
百合科相關種類請點選:百合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參卷
后里國中 莊溪老師植物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