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Liparis nigra Seidenf. 羊耳草 [蘭科]
別稱:大花羊耳蘭(蒜)、紅花羊耳蘭
特徵:地生蘭,植物體高約45cm(含花序)。莖肉質,圓柱狀。葉綠色,歪卵形,紙質,頁面折曲狀。花莖頂生,橫切面呈多角狀。花深紅色到紫色,稍蠟質;寬約1.5cm,為台灣 羊耳蘭屬(LIPARIS)廿餘種中最大者;萼瓣線形,反捲;花瓣絲狀;唇瓣寬大,倒卵形,邊緣具極細齒。
分布:中國南方、中南半島、台灣。台灣分布於全島低海拔山區,以北部低海拔山區最為常見;喜歡出現在陰暗、透光、潮濕環境中,山徑兩旁數公尺範圍為常出現地點。花期:春到夏季。
羊耳草為 台灣產 羊耳蒜(蘭)中花最大者,加上其多花性;儘管常見,看到時還是讓人驚豔;個人感覺 羊耳蒜(蘭)中,能與之匹敵的只有 黃花羊耳草。本種 蘭嶼亦有分布,花稍小,且部分個體唇辦為綠色,目前仍視為 羊耳草。
蘭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蘭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伍卷
台灣蘭科植物 2 林讚標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