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鐵道院 A8系列蒸汽機(關)車,由 英國設計,是 日本 明治時代的代表機(關)車之一;台灣總督府鐵道部成立後,首批購置的機(關)車也屬於這一系列,是 日治初期奔馳於縱貫鐵路上的主要動力車。總督府鐵道部最後一批 A8系車輛在 明治41年(1908年)引進,由 英國 NBL廠製作,即 A8系B33型,光復後 台鐵定名為 BK10型,BK20號即其中之一。
台鐵將 BK20這種早期蒸氣機(關)車配置於 淡水線,是 淡水線主力動力車,目前靜態展示於捷運 淡水站東端的公園內。部落格「點點滴滴」單元的「畢業典禮」中描述 父親被開除學籍,最後復學於 淡江中學。父親初到 淡水讀書時寄宿於 鎮長官邸,假日才回 台北,一年多以後改搭火車通學,淡水線成為他每日搭乘的交通工具;父親印象中 淡水線有兩部 蒸汽機關車在跑,外觀上差異不大,但汽笛聲不一樣。
有一件事 老爸不曾說過,是 五姑媽告訴我們的,他說你老爸每天賴床,一定要聽到 淡水線 蒸氣機關車第一聲汽笛聲響才肯離開被窩,聽到第二聲汽笛聲,才以百米的速度衝去 雙連車站,趕搭火車通學。蒸汽機關車清晨開出車庫會鳴第一聲汽笛,之後駛入 後火車站月台,等待發車時間,離開月台前會再鳴一次汽笛聲出發。
本圖為1945年美軍地圖複製,裁切。
老爸年輕時的逸事被揭發,我們問他如何跑那麼快?老爸笑著說,根本不用跑多快,那種老火車母起步很慢,剛開始起步動力輪慢慢轉,總要“沏洽、沏洽”約十次速度才會加快,進站前很遠就開始放汽剎車,後車頭和 雙連車頭距離太近,火車快不了,一般跑步就能趕上。以 Google量距離,舊家到 雙連車站距離700公尺,到 後火車站距離800公尺,讓 老爸每天能貪睡一會兒。
其他車輛介紹請點連結:車輛介紹
參考資料:台鐵機關車110年 鐵道文化協會出版
現場看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