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聞「臺北郵局」車寄修復完工,想來看卻一直未行動。兩天前到 城內買東西,出發前想到這件事,準備好相機,從 北門站2號出口走出捷運,先就近拍「鐵道博物館」,橫越馬路拍「北門」,穿過 北門就來到「臺北郵局」。北門一帶的馬路,動線一再改變,部落格幾次貼的地圖都不適用,下面地圖是幾年前繪製的,還是有些差異,懶得再畫,將就著用吧。
從小說到「城內」,指的當然是 清代所建的「臺北城」「城內」,大致上就是上面地圖這一部分。公園路以東是官方協會、台大醫院,寶慶路以南以 台銀總行、總統府、司法院、...等官署及 一女中、師專,到這些地方很少人說到「城內」,所謂的「城內」就是地圖這部分,曾經 鴻儒堂書店、梨山水果行、明星西餐廳、麗都日本料理、書街、東方出版社、孔雀行、上海藥局、桃源街牛肉麵、...等等,還有好多沒提到的商店,都是非走一趟「城內」不可的。
由 北門走入「城內」,迎面而來的大型建築就是「臺北郵局」,是否發覺它變美了,仿原造型重建的門廊(車寄)完工了,還原建築物原有的外觀。應該是我國小到國中那段時間吧,花蓮的大理石工業興盛,那一段時間很流行深色大理石門廊,新建大樓採大理石門廊,就是“高級”的表徵,其中以銀行、金融界最盛行,後來連寺廟內壁都跟著流行起來。其實有些建築多了深色大理石壁,搭配上反而很奇怪,如同 臺北郵局,米黃色老建築加上深色大理石門廊,看起很不協調。
臺北郵局車寄(門廊)工程由專業的古蹟修復團隊施工,修復部分與原建築銜接部分[圖1],施工非常精細,新舊完全融合。門廊內有數塊解說牌[圖2],匠師們不乏寺廟工程、彩繪名師。寬敞、開放的門廊[圖3],緩和了建築物內、外部空間,這對大型公共建築來說是必要的。當初或許是為增加博愛路車行空間,拆除車寄擴寬馬路,入口改為緊貼的深色大理石門,不同思維角度,可惜了好一座廳舍。
看完車寄完工後的 臺北郵局,心滿意足往博愛路走入,在郵局南端車輛出入口看到這樣一個奇怪裝飾[圖4]。說是裝置藝術又不像,整塊的鋼條,地面部分被踏到完全嵌入水泥塊,翹起來部分扭璇的很沒有美感。實在受不了到底是什麼,到管事室問個明白,穿制服的郵局員工大概覺得我很煩,『就是一個東西在那裡啦,幾十年了。』,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有這東西。
其他古蹟請點選:古蹟地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