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尾葉石櫟 新北 烏來 下盆(1).jpg
新北 烏來 下盆

Lithocarpus harlandii (Hance) Rehd.  短尾葉石櫟  [殼斗科]

Pasania harlandii (Hance) Oerst.  短尾柯

Quercus impressivena Hayata

Pasania impressivena (Hayata) Schott.

Lithocarpus impressivenus (Hayata) Hayata

Pasania harlandii Hance

...

別稱:嶺南柯、東南石櫟、港柯、短尾柯、校欑、油葉杜、赤柯杜仔、大葉杜仔、...

短尾葉石櫟 台中 大雪山林道.jpg
台中 大雪山林道

特徵:常綠喬木,高度可達18m,徑可達50cm;樹幹淡黃色至灰褐色,具細縱裂紋。小枝5稜,葉革質,長橢圓形、橢圓形,先端漸尖或短尾狀,長8~15cm;基部楔形或圓形;全緣,前端略呈波狀緣,葉柄長2~3cm或更長;葉上表面綠色, 下表面灰綠色;中脈隆起平坦或略隆起,側脈明顯、微凹通常8~10對

短尾葉石櫟 宜蘭 太平山道路.jpg
宜蘭 太平山道路

花,雄花穗狀花序或圓錐花序,叢生,常具許多短分枝,長5~8cm;雌花與雄花不同花序。果梗粗壯,殼斗蝶狀,無柄;徑約1.4~2.0cm,高0.7~0.8cm;鱗片三角形,覆瓦狀排列,呈6~8環,被短柔毛;包覆堅果不及1/3,多密集排列。堅果倒卵狀球形徑2.0~2.5cm,高1.5~2.4cm;先端具短凸尖,表面被白粉

短尾葉石櫟 南投 仁愛鄉 眉原.jpg
南投 仁愛鄉 眉原

分布:中國(華南)及 台灣、香港、海南島。台灣分布於全島低至中海拔山區,以海拔300~1,400公尺山區較常見。花期主要在5~7月,果期主要在10~12月;當年受粉果實通常休眠,翌年才開始成長。模式標本採自 香港,因此有 港柯之稱。

短尾葉石櫟 桃園 龍潭 三洽水.jpg
桃園 龍潭 三洽水

長尾尖葉櫧(Castanopsis carlesii)中提到:『盛花期去找它,滿樹開著穗狀花序的 栲屬(CASTANOPSIS)和 石櫟屬(LITHOCARPUS)樹冠呈黃白色,很遠的距離便可輕易找出植株...』,方法雖佳但時間難掌握,因為盛花期很短。平常時間怎麼辦?只能認樹形,個人通常是找樹冠圓圓的喬木當目標,也就是一般稱的「傘型」,正常發展的 殼斗科(FAGACEAE)樹木外觀常如此。

短尾葉石櫟 新北 烏來 下盆.jpg
新北 烏來 下盆

三斗石櫟(Lithocarpus hancei)內文中:『石櫟屬(LITHOCARPUS)因為果實較大、果粒飽滿,外型可人而受到喜愛,成為果實收集愛好者的目標。』,其中 小西氏石櫟(L. konishii )和 後大埔石櫟(L. cornea)果實較特別,廣受喜愛。“一般型”果實的 石櫟屬(LITHOCARPUS)中,短尾葉石櫟(L. brevicaudatus)和 大葉石櫟(L. kawakamii)是較受注目的種類,因為它們的堅果較大,看起又飽滿。

短尾葉石櫟 宜蘭 台7丙 清水.jpg
宜蘭 台7丙 清水

短尾葉石櫟(L. brevicaudatus)和 大葉石櫟(L. kawakamii)長得很像,顧名思義兩者葉子不同,前者葉先端有短尾,後者葉子很大。兩種 石櫟的側脈都很明顯,凹陷的葉脈讓葉子表面呈凹凸狀,特徵明顯;大葉石櫟(L. kawakamii)葉子常超過20cm,前先端常有鋸齒,稍注意不難區分。兩者樹幹表皮也不同,前者僅具細縱裂紋,後者為深縱紋,甚至呈剝落狀,一樣容易判斷。

短尾葉石櫟 amp; 大葉石櫟.jpg

森林中撿到這種徑達2.0~2.5cm的落果實如何區分?短尾葉石櫟(L. brevicaudatus)殼斗鱗片三角形,堅果稍圓錐狀;大葉石櫟(L. kawakamii)殼斗鱗片闊三角形,堅果壓扁狀球形,這敘述對我來說太抽象。上圖兩種果實比較,除上述差別,短尾葉石櫟(L. brevicaudatus)新鮮熟果有白粉,大葉石櫟(L. kawakamii)不具白粉;不論在樹上的果實或森林底層的新鮮落果,都可以看堅果有無白粉來判斷,很容易區別的。

殼斗科相關種類請點選:殼斗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貳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 第五卷 鐘詩文

                 中国植物志

                 臺灣的殼斗科植物 櫟足之地 楊智凱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