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橫貫公路 燕子口步道(1).jpg
東西橫貫公路 燕子口步道

時間:2018年8月17~19日

幾個月前 老同學聚餐,席上提到來一趟旅行,揭開這趟 花蓮行序曲。期間討論,主辦(團長)、會計都有自願人選,地點、時間敲定,就期待著這趟旅行到來。同樣這群同學,卅幾年前也一趟 台東─花蓮行,搭火車、公路局接駁方式旅行,當時都是單身;廿幾年前開幾部車同遊 花東海岸,這一回多人攜伴參加。當然所謂的“這群同學”多少有增減,就如十幾年前那一趟 花蓮行,我因為 母親住院,臨時取消沒跟到。這一趟21人中有9位是同學(含班對),因為是花東,年輕人也願意參加,我們一家5口一起旅行,整團有7位年輕人。

時間:2018年8月17日(五)

松園別館

花蓮 松園別館.jpg
松園別館:花蓮縣花蓮市松園街65號

請假旅行心情特別興奮,一早07:30在 台北車站東三門集合,人數到齊後走下月台,搭82次 莒光到 花蓮,松山站另有一位同學一家4口上車,這班車過 松山後直奔 花蓮,10:40抵達 花蓮車站,提著行李走出 花蓮後站,搭載我們整團的遊覽車就停在前方。這趟旅遊行程範圍廣、時間緊湊,第一天重點是 太魯閣國家公園幾個名勝,搭上車直接往北行。第一個停留地點是「松園別館」,這種帶著神秘色彩的場所開放後,總吸引大批遊客。松園別館的部分請點閱「城鄉雜記---205.花蓮 松園別館 & 老松樹群」,這裡省略。

清水斷崖

蘇花公路 清水斷崖.jpg
蘇花公路 清水斷崖

中午在 崇德附近享用 原住民料理,竹筒飯需自行敲開竹子,滿新鮮的;餐點算可口,就是竹棚內人太多即使有風還是太熱。餐後上車繼續北行,順著台9線過 太魯閣大橋,沒彎入台8線往 太魯閣,因為要先一探 清水斷崖。清水斷崖曾在蘇花公路上拍過,那是數十年前還沒有這麼多長隧道前的事,現在 蘇花公路許多驚險路段都採用隧道穿越,原部分舊公路路段開放徒步觀光,隨著不斷地坍方、落石,封閉段逐年增加。太魯閣國家公園 清水斷崖徒步區也一樣,步道目前僅通到公路下方的枕木平台,只有一小段,大夥到達後便往回爬上公路,停留時間很短。

砂卡礑步道

太魯閣國家公園 砂卡礑步道.jpg
太魯閣國家公園 砂卡礑步道

離開清水斷崖,車子回頭向南,往今日最主要的兩個停留點之一的 砂卡礑步道走。有點可惜的是未在 太魯閣遊客中心停留,行程安排時間很緊迫,即使 砂卡礑步道也只能走一小段,將時間挪到更精彩的 燕子口步道。砂卡礑步道需由 砂卡礑橋下樓梯,砂卡礑橋在 砂卡礑隧道[圖1]與 西拉岸隧道間。接近 西拉岸隧道口設有停車場洗手間,隧道內一側也闢為臨時停車場,我們的遊覽車就停在隧道內,下車步出隧道,發現砂卡礑橋上立著許多石獅[圖2],造型都不同,據說共108隻,每一隻造型都不同。

花蓮行---(一) 太魯閣國家公園 amp; 花蓮市區.jpg

砂卡礑步道又稱「發電古道」,昭和15年(1940年) 臺灣總督府在 立霧溪下游北岸興建發電廠,建水壩開鑿輸水隧道引水至發電廠發電,輸水隧道在 砂卡礑溪谷[圖3]上方,發電古道是為了維修水壩和大水管而建的,是一條由岩壁間敲開的道路[上2圖]。整條步道從橋端入口到 柏拉耀(三間厝)全長4,100公尺,可以作一整天的規劃;步道起點海拔約60公尺,潮濕的河谷加上陡峭岩壁,讓這裡呈現乾溼兩樣生態景觀[圖4]。我們停留一個小時,西拉岸隧道走出來加上排隊下步道口,實在無法走多少路,幾位同學和子女們直抵大平台,我與老婆沿途拍植物慢慢走,遇到折返的他們便一起回頭。

燕子口步道

東西橫貫公路 燕子口步道.jpg
東西橫貫公路 燕子口步道

對我而言,東西橫貫公路最精華的部分就是 燕子口到 九曲洞這一段,國中時與 父母同遊這一段,導遊教大家撕張紙往懸崖邊放,紙會快速飛上天;父母覺得峽谷兩側樹上都是紙屑不雅觀,只好偷偷撿地上的碎紙丟,一樣快速飛上天,印象很深。燕子口到 九曲洞段的公路除了用鬼斧神工形容外實在也找不出其他表達名詞了,立霧溪峽谷在這裡特別狹窄,形成許多石灰岩峭壁、裸岩、壺穴,是世界級的景觀。只是這一段想以相機呈現壯麗景觀很難,我實在不會將它的美拍出來,與實景落差太大,去過的人回想一下它有多美。

東西橫貫公路 燕子口步道(2).jpg
東西橫貫公路 燕子口步道

走 燕子口步道必須配戴安全帽,遊覽車先在安全帽借貸處短暫停留,之後便開始這段最精華的行程。我們採取的方式是一路前行,司機會視時間而停在該上車的地點,也就是不必往返,可以多欣賞一些景觀。子女們對這一段路都留下深刻印象,直說是這趟旅行最精采的景點,可以想見開鑿時的艱辛。步行中途經過「靳珩公園」,這是紀念公路開闢期間,遇地震犧牲的 靳珩段長所建的,由 蔣經國勒立石碑,錢穆撰書碑文。走 燕子口步道步伐快不起來,大夥邊走邊拍照,過 靳珩公園後再前行一段,見到我們的遊覽車,上車看了一下時間,接近下午5點了,是該回程了。

七星潭 & 花蓮市區

花蓮 七星潭.jpg
花蓮 七星潭

回 花蓮市區前停留 七星潭,七星潭知名度相當高,它只是個礫石沙灘,不懂為什麼名氣響亮;或許是“七星”兩字太誘人,台北的 七星山、蘇澳的 七星嶺和 花蓮的 七星潭遊客都好多。忘了最前面敘述的哪一次 花蓮行有來 七星潭,一位當地的長者一再告誡,說這裡的海浪打起退卻時,聽得到礫石滾動的聲音,人會站不住腳而捲下海。長者跟著我們一說再說,大夥只好答應不下水,才答應轉個身人不見了;偌大的沙灘只有我們幾人,長者幾乎就是憑空消失,不是 土地公是誰,聽話些較妥。這一次我也告誡子女別下水,頂多就是腳踩礫石,讓浪花輕輕接觸腳踝即可。

花蓮市.jpg

到 七星潭已是黃昏,雲層很低還好沒下雨,手機訊息全台各地都下雨,台北雨勢還很大,只有 花蓮、台東雨沒降下來。大夥都慶幸選對地點了,可是看這種雲層,有些擔心影響明日的行程,明天與今天一樣,是走步道的行程,若下雨會很麻煩。離開 七星潭,回到 花蓮市區,遊覽車司機載我們到位於林森路上的商旅,說好明早08:30見。晚上原本安排到商旅旁的餐廳用餐,行前討論的結果改為自行解決,如此便有時間夜逛花蓮市區。好幾位同學對花蓮熟,有人去訪親友、有人去逛夜市,剩下來的跟著 主辦(團長)走,選商旅對面的 泰式料理用餐,與知名泰式餐廳相較,這家很值得推介。

花蓮行---(一) 太魯閣國家公園 amp; 花蓮市區(1).jpg

今天不知怎搞的,我東西南北方向搞混,腦袋一直轉不過來,問了泰式餐廳老闆娘方向後,混亂的方位才慢慢釐清。用餐結束各自安排活動,我們一家選擇林森路轉和平路再接中華路往鬧區走,經過「花蓮文化創意園區」[圖5],有小型音樂會;這個園區是昔日的 花蓮酒廠改造,辦公室、廠房[圖6] 、煙囪、...等等都保存下來,與 台北的 華山藝文中心類似。續前行,發現有些店家已打烊,原來時間這麼晚了,看來想去的包子、扁食店大概也休息了。走昔日舊鐵路空間改造的「舊鐵道文化商圈」[圖7]繞回商旅,商圈裡許多商家仍在營業[圖8],看起來是個成功的商圈。走到這裡真的累了,循舊軌跡走到酒廠後方再回宿處。

相關文章:花蓮行---(二) 玉山國家公園 & 瑞穗行腳

                 花蓮行---(三)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

參考資料:太魯閣國家公園 清水斷崖

                                          砂卡礑步道

                                          燕子口步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