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邊氏長吻白蠟蟲 台北 新北投.jpg
台北 新北投

半翅目 頸喙亞目 蠟蟬科

Pyrops watanabei (Matsumura) 渡邊氏長吻白蠟蟬

Fulgora watanabei Matsumura

別稱:渡邊氏東方蠟蟬、白蠟蟬(蟲)、提燈蟲

渡邊氏東方蠟蟬 台北 內湖.jpg
台北 內湖,在 白臼樹上。

特徵:大型蠟蟬,全長65~80mm,體長40~50mm,雌、雄外觀近似,雌蟲較大。頭部黃褐色,延長呈棒狀,佈滿白色斑點,先端球狀,黃色至黃綠色;觸角短,在複眼下方;複眼黑色,臉部佈滿白色蠟粉,刺吸式口器。身體狹長,前胸背板覆滿白粉;腹面黃褐色,佈滿白色蠟粉。前翅長5~7cm,黃綠色上覆白粉,具不規則黑褐色和黃褐色斑紋,先端黑褐色,寬度依個體而異。後翅白色,端部起約1/4顏色稍深,部分個體呈暗褐色。足部黑褐色,亦覆滿白粉。

渡邊氏長吻白蠟蟲  台北 內湖 碧山.jpg
台北 內湖

分布:中國、海南島和 台灣。台灣主要分布於北部平地至低海拔地區,主要集中於 台北盆地周邊淺山帶,另外 北海岸、桃園台地、宜蘭、花蓮亦可見到,其他地區則零星出現。

台灣 蠟蟬科(Fulgoroidea)的研究長期缺乏,近年在大量 昆蟲愛好者投入,逐漸揭開 蠟蟬的神秘面紗。這一群不會鳴叫的“蟬”,台灣已發表6屬11種,個人較為熟悉的種類有 斑衣蠟蟬屬(LYCORMA)的 紅翅蠟蟬(L. meliae)與 藍翅蠟蟬(L. olivacea),兩者已於2009年 國中科展報告,確定為同一物種;以及 東方蠟蟬屬(PYROPS)的 渡邊氏東方蠟蟬(P. watanabei),產於 金門的 龍眼雞(P. candelaria);另有少見的 錐頭蠟蟬屬(SAIVA) 臺灣錐頭蠟蟬(S. formosana)等幾種,其他則僅知其名稱,都很陌生。

渡邊氏長吻白蠟蟲 台北 新北投(1).jpg
台北 新北投

民國78年(1989年)公告 保育類昆蟲18種,其中 渡邊長吻白蠟蟬名列其中,其列入保育的著眼點是棲地快速消失。本種主要分布在 台北盆地周圍低山區,棲息於 烏臼(Sapium sebiferum)樹上,在山坡地快速開發的同時,大量的 烏臼樹消失,可能影響本蟲生存。這裡衍生出一個問題,烏臼被認為是隨 先民移入 台灣,非 原生樹種,那在此之前 白蠟蟲吃甚麼?答案是 白臼(Sapium discolor)。白臼是 低海拔常見樹種,可是個人很少在 白臼上發現 白蠟蟲,十足是一群喜新厭舊的傢伙。

渡邊氏長吻白蠟蟲 台北 內湖.jpg
台北 內湖

台北的山坡地大量開發,白蠟蟬族群並未減少,隨著 公園、綠地廣植 烏臼,牠們跟著移入這些地點,如 木柵動物園,就是很好的觀察地點。於 民國98年(2009年)第二次保育類昆蟲名單公布,渡邊氏長吻白蠟蟬除名,不若幾年光景,郊區公園裡的 烏臼樹 白蠟蟲數量似乎更多了;這種蟲若非 保育類光環,會去注意牠的人不多,消失在名單中對牠們或許更好。

渡邊氏長吻白蠟蟬 大屯火山群 紗帽山.jpg
終齡若蟲 大屯火山群 紗帽山

白蠟蟲的身世曾經如謎一般,隨著拍攝到各齡 若蟲的照片增加,逐漸讓人了解其生活史。白蠟蟲成蟲可活數個月之久,通常停棲於 烏臼樹高處樹幹或枝幹,常會群聚。若蟲則不一定出現在 烏臼或 白臼樹上,牠們四處遊蕩,行動敏捷,保護色佳,所以不容易發現。上圖是2014年6月初在 台北 紗帽山 水圳邊 PVC水管上發現,若非顏色對比強烈,在陰暗的 水圳步道上,真的很難察覺它們存在。

蠟蟬科相關種類請點選:半翅目 頸喙亞目

參考資料:嘎嘎昆蟲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