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桃園─中壢段 縱貫鐵路高架化,林口支線走入歷史,報載2012年12月26日,從 桃園站開出最後一班列車,林口支線營運正式畫下句點。這條支線在 民國57年(1968年)興建,主要任務是輸送「林口火力發電廠」燃煤,為純貨運路線。路線從 桃園車站分出,終點是位於 林口 下寮的發電廠,設 五福、林口兩站;全長19.2km,全線採單線,軌距1,067mm同 縱貫線。
林口支線上除運送「林口火力發電廠」燃煤的 運煤列車外,也提供鄰近大型工廠貨物運輸;輝煌時期沿線大型工廠紛紛開闢側線,有 中油桃園煉油廠、台泥和嘉泥桃園預拌混泥土廠、糧食局桃園碾米廠、台鹽製鹽工廠、大洋塑膠、...等8條側線。由於 林口、蘆竹到 大園的海邊,氣候惡劣加上土壤貧脊,農、漁業都不興盛,長久以來居民不多,台鐵雖曾計畫行駛客車,但最後還是終止了。
近年 桃園─中壢都會區形成,林口線南段成為人口密集區,民國94年(2005年),桃園縣政府主動與 台鐵協商,以向 台鐵租車的方式辦理客運服務,由 縣政府經營,名稱改為「桃林鐵路」,提供需要民眾免費搭乘。沿線由 桃園縣政府出資設置 桃中、寶山、南祥、長興等站,隨著住宅區範圍擴展,98年(2009年)因應居民要求,增設 海山、海湖兩站。
桃林鐵路初期 台鐵以 DR2510型柴油客車行駛,後改由 DR1000型冷氣柴油客車提升服務;也曾經因 平溪支線舉辦活動,車輛調度而以 DR2700型柴油客車替代。客運線僅於週1~5的非例假日行駛,每日對開兩班次,車輛由 樹林調車場支應,出發前先在 樹林車站整備,再駛往 桃園車站。
想拍攝 桃林鐵路客車,只能把握早、晚上下班(課)時間,對於這種尷尬時間,實在提不起勁前往;因為傳出 林口線即將廢線,11月初特地在下班後搭 火車到 桃園車站。桃園站17:10發車,列車在16:45左右已在 月台等候;這次,總算是拍到這班行駛多年的列車,回程搭17:10通勤列車返 台北,回味了學生時代擠 沙丁魚的滋味。
其他鐵路相關文章請連結:鐵路印象目錄
參考資料:桃園站「桃林鐵路客運通車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