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州廳.jpg
照片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老照片數位博物館

日治中期將 台灣行政區域劃分為五州二(三)廳(大正9(15)年;1920(1926)年),分別為 台北州、新竹州、台中州、台南州、高雄州等五個州及 花蓮港、台東、澎湖三個廳。州廳建築宏偉當然不在話下,其中 台北、台中、台南 原有的 “廳級”廳舍直接升級為「州廳」,原建築增築空間即可;新竹、高雄兩州無大型辦公廳舍,於是著手興建新州廳。

陸續介紹 台北、新竹、台中、台南等四座州廳,高雄州廳因為已經拆除,原本想省略;但五個州少這麼一個,總是怪怪,還是決定寫它。掃描了幾張照片想貼出來,怕有版權爭議捨棄;最後選了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珍藏,並且公開展出的這張老照片較妥當。這是一張彩色的風景明信片,從圖中判斷,州廳前 椰子樹還不明顯,拍攝時間應該早於其他老相片

這座建築物由州營繕課設計,完成於 昭和6年(1931年),主體呈“山”字型,RC結構。與 新竹州廳一樣,為 和洋混合型建築;興建時間晚了四年,中央出入口加高,並蓋上 和式屋頂,可以想見 軍國主義氣勢已升高。不過這時期的“帝冠”帽子還不明顯,感覺還算協調;後續興建的 澎湖廳舍、高雄市役所(前 市政府;今 歷史博物館)、高雄火車站(高雄願景館)...等等,建物頂上多一座明顯“帝冠”於上,此時軍國主義已凌駕一切之上。

州廳 高雄.png

高雄州廳在1945年受空襲而毀損,戰後 高雄市政府礙於維修經費過鉅,放棄使用該廳舍,選擇較小的 高雄市役所(今 歷史博物館)辦公。本建物輾轉成為「臺灣高雄地方法院」與其他單位共用辦公;部分附屬建物遭各單位及違建戶佔據,整個環境雜亂不堪。經法院多次整修、增建,外貌改變,失去原有光彩,於 民國76年(1987年)拆除改建「司法大廈」。

上面地圖為「高雄州廳」復原假想圖,州廳區塊,淺灰色部分為今日法院規模,紅色及深灰色為假想的復原圖。依據舊照片 高雄州廳正面兩側各7的圓拱窗,推敲建物主體較 新竹州廳的6個圓拱窗來得大些;再根據舊地圖、照片以及建築物平面圖,試著讓 高雄州廳出現在地圖上。圖中可看出今日的 司法大廈面積比 高雄州廳大上一號,79年(1990年) 愛河邊出現更巨大的官廳建築物。

大正9年(1920年)立 高雄州,「高雄」之名始出現於 台灣;高雄 舊名 打狗,日語發音“たかお”同『高雄』。同時間 台灣許多舊地名一併更改,如 阿猴改 屏東、打猫改 民雄、葫蘆墩改 豐原、樹杞林改 竹東、大嵙崁改 大溪、三角湧改 三峽...等等;是 日治時期最大幅度的地名變更,這些變更後名稱 光復後大多續用至今。

成立之初的 高雄州原包括 澎湖,大正15年(1926年)將 澎湖分出,獨立為 澎湖廳;高雄州管轄範圍為今日 高雄、屏東三縣市,下設 高雄市、屏東市以及 岡山、鳳山、旗山、屏東、潮州、東港、恆春 等二市七郡。日治時期有意將 高雄做為『南進』首都,市區都市計劃完整,規模也較大,光復後發展迅速,成為 台灣第二大都市。

其他古蹟請點選:古蹟地圖

日治官方建築

參考資料:高雄地方法院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