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和 圓通禪寺.jpg
圓通禪寺:台北縣中和市圓通路367巷64號

圓通寺座落於 台北縣 中和市 牛埔連峰山麓,由 妙清尼師於 大正15年(1926年)發起籌募,昭和2年(1927年)開山建寺。妙清尼師為 新竹人,22歲出家,禮 覺力(復願)法師;覺力法師 福建 廈門 鼓浪嶼人,為 鼓山 湧泉寺僧人。覺力法師與弟子 妙果法師 於 大正2年(1913年)受邀在 苗栗 大湖 汶水創建 法雲寺,本著 鼓山 曹洞宗之緣於 大正11年(1922)被 日本曹洞宗任命為「台灣佈教師」,並於同年兼任 台北 艋舺 龍山寺住持。

圓通禪寺 大雄寶殿(正面).jpg

覺力法師創 法雲寺派輩份依 『 妙、 達、真、如、理、照、耀、...』排序,妙字輩僧尼廣佈弘法,使 法雲寺派短時間與「基隆 月眉山派」、「台北 觀音山派」、「高雄 大岡山派」並列為 台灣佛教四大法脈之一。

圓通寺在 妙清尼師主持下,歷經十數年完成大殿工程,成為 日本 曹洞宗在 台北的重要道場;並與 台中 后里 毘盧禪寺、高雄 大崗山 龍湖庵並列為 日治時期 台灣三大尼僧道場。光復後 妙清禪師續任住持,依『 妙、達、真、如、性、...』代代傳承,仍為 台灣重要尼僧道場。

圓通禪寺3.jpg
圖中淺綠色部份為約略海拔50m以上範圍。

第二任住持 達禪尼師、第三代住持 達精尼師 同 達聖法師接任後繼續建寺工程,持續到 民國66年(1977年)寺院主體全部完成,民國71年(1982年)並完成圖書館,至此圓通寺建寺工程告一段落。民國75年(1986年) 達精尼師圓寂,真字輩禪讓 如字輩,如慧尼師接任第四代住持20餘年。民國97年(2008年) 如慧尼師入滅,性弘法師接任第五代住持。

圓通寺是我那個年代,台北市小學生遠足的標的之一;幾乎所有 台北長大的人都到過 圓通寺,除非沒參加遠足。由 中和 圓通路底 圓通路367巷進入,公路緩緩上坡,左側是「國軍忠靈塔」等等軍方單位。約500公尺左右,寬廣的 圓通寺朝山步道出現[圖1];由此騎乘交通工具續走公路,徒步者可選擇步道捷徑。

圓通禪寺4.jpg

公路與步道在 圓通禪寺前會合,左右皆有階梯可步入寺院,階梯中段一對精緻的洗石子 石獅[圖2]、石象[圖3]矗立;其上嵌著 民國66年(1977年)寺院主體落成時,企業巨子 吳火獅先生捐贈花崗石碑記。接著便是供奉 彌勒佛的前殿[圖4],圓通寺建築處處顯出 獅、象雕塑,應該為文殊、普賢二位菩薩坐騎之故。

圓通禪寺 大雄寶殿(側面).jpg

圓通寺大雄寶殿為一精緻的 和洋混合式建築[上圖],建物主體透露著些許“天竺”氣氛;在 大正、昭和年間興建的「正信佛教」佛寺頗喜愛採用,如 觀音山 凌雲禪寺、后里 毘盧禪寺、...等等。往右邊行走(面對大殿)會經過有著濃濃 中國風的「歸淨塔」,再經過「極樂院」及一些建築物後來到大石壁區下方。

大石壁為昔日 中和八景之「壁湖怪石」所在地,石縫間擺放許多日式石佛[圖5];這裡昔日是 圓通寺人潮聚集處,後因好事者以水泥加工,將奇岩怪石“雕塑”成形而失去遊客。石壁最富盛名的景點就是「一線天」[圖8],可往後山 慈雲寺及 牛埔連峰。

圓通禪寺5.jpg

石壁區另有兩座大型石刻,分別為雕工精緻的開懷大笑「彌勒佛」石雕[圖6],以及「佛」字石刻[圖7];石刻中 昭和年號已被毀損,大抵是主建物完成後的年代所刻的。「彌勒佛」捐贈者我不識其人,日後若知曉再補充。「佛」字為 昭和13年(1938年)由 鄭神寶書法並出資捐獻,鄭公出自 清代、日治初期望族 新竹 鄭家;圓通禪寺興建捐贈者 新竹人士頗多,這必定與開山祖師 妙清尼師為 新竹人有關。

圓通禪寺6.jpg

對於 圓通禪寺這座昔日 台北的名山古剎瞭解有限,大概僅能寫到此了。怎麼樣?是否勾起童年的記憶?圓通禪寺一直沒什麼改變,寺院前玩套圈圈、打玻璃珠的小販也依舊存在;有空時不妨走一趟 圓通禪寺,看看 圓通禪寺是否還如自己記憶中的景象?看看自己改變多少?

相關的登山請連結:台北‧中和 牛埔連峰、外南勢角山

其他寺廟請連結:寺廟地圖

參考資料:中和市公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