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庫白星天牛 新竹 新豐 姜厝.jpg
♂蟲 新竹 新豐 姜厝

鞘翅目 天牛科 粗天牛亞科 長角天牛族

Anoplophora (Anoplophora) macularia (Thomson)  馬庫白星天牛

別稱:台灣胡麻斑天牛、胡麻斑天牛、星(斑)天牛

星天牛 ♀ 淡水.jpg
♀蟲 新北 淡水 小坪頂

特徵:體型粗壯的中大型天牛,體長2.4~3.5cm,體色黑色,具光澤。頭部黑色,具光澤;觸角黑色,粗壯、細長,每節基部呈白色;雄蟲觸角約體長2.0倍,雌蟲觸角略長於體長。前胸背板具一對白斑,兩側具尖刺;翅鞘表面散佈白色碎斑,通常第2對碎斑為橫向斑紋,翅鞘近基部密布顆粒狀突起。腹部及足部密佈灰色短毛,呈藍灰色。

分布:中國、韓國、日本、台灣。台灣分布於全島平地至低海拔山區,為平地最常見的中大型天牛;北部除冬季外皆可見到成蟲活動,南部則全年可見。

馬庫白星天牛 新北 新店 安坑.jpg
♀蟲 新北 新店 安坑

星天牛算是所有華麗中大型天牛中最常見的種類,由於翅鞘亮麗加上體型頗大,相當顯眼。它食性廣泛,幼蟲寄主植物種類相當多,讓牠成為市區公園、街道中偶能遇上的中大型甲蟲。一般認知的 星天牛實際上是幾種極相似種類泛稱,泛星天牛的分布範圍還包括 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台灣常見的 星天牛為 馬庫白星天牛 (Anoplophora macularia),本種主要分布於 中國、日本及 台灣。台灣另有一種 華星天牛 (Anoplophora chinensis),在 台灣本島數量相對稀少,但 金門、馬祖常見,為 華南常見種類。

星天牛 ♀ 關渡.jpg
♀蟲 台北 關渡

在 台灣柑橘盛產的年代,星天牛是果農頭疼的蟲子,往往1~2隻幼蟲(火槍蟲)就能摧毀一棵 柑橘樹;家中務農(果農)的同學見到 星天牛,二話不說一律處死。星天牛幼蟲喜歡的寄主植物除了 柑橘類樹木外,台灣欒樹、苦楝、木麻黃、刺桐、...也常是目標,不挑食讓牠成為 天牛中的強勢種類。

天牛相關種類請點選:天牛總科目錄

參考資料:木生昆蟲博物館叢書 3 新版 台灣的天牛 余清金 等  

                 貓頭鷹出版社 自然珍藏系列 24 台灣天牛圖鑑 周文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